那曲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普布扎西活在高处记录高原新华网客户端
TUhjnbcbe - 2023/1/6 8:55:00

编者按:《中国记者》杂志年第11期推出“特别策划:我的记者岁月”,邀请40后、50后、60后、70后、80后记者群体中的新闻人讲述他们的“记者故事”。今天推送的是新华社西藏分社摄影部主任普布扎西的文章。

活在高处记录高原

文/普布扎西

平均海拔米以上的高天厚土是我抛洒青春、实践“四力”的热土。

13年的记者生涯,如同一日,行走在高原农牧区采访、镜头对准基层百姓。我知道,这片巨变中的高原孕育了最富感染力的故事,最坚韧不拔的性格,最顽强勇敢的心灵,最亲近自然的灵*。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他们用笑容化解命运的挑战;在苍凉的大地上,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改变命运;在家乡的土地上,他们正抒写一曲曲命运的史诗。作为一名记者,我有幸赶上巨变的时代,用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西藏的巨变。

年,在中国人民解放*进藏途中,新华社西藏分社诞生了。这是西藏成立的第一个新中国的新闻机构,开创了西藏当代新闻史的先河,也开创了西藏新闻摄影报道的先河。

前辈们用自己的摄影作品生动记录了人民解放*进*西藏、康藏公路建设、平息叛乱、民主改革、西藏自治区成立、经济建设、中国健儿攀登珠穆朗玛峰等重大新闻。用相机记录关于进*西藏、修筑公路、民主改革等西藏重大历史事件。新华社摄影记者记录了历史的关键时刻。

年,我正式成为一名新华社摄影记者,手握相机开始了摄影记者的生涯。作为新一代新华社高原记者,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远眺,传承“勿忘人民”的新华社传统,开创属于自己的新闻摄影道路。

作为一名记者,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纠结的时代。回望13年的记者生涯,很多故事历历在目,不断浮现在眼前。墨脱的小女孩德西就是其中之一。

很多年前,时任新华社西藏分社社长刘伟带队徒步进入墨脱,对墨脱公路的建设进行采访调研。途中,我们翻越海拔米的嘎雄拉雪山,穿过茂密的原始森林,和背夫马帮吃住在一起,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一路采访,一路拍摄,靠着海事卫星向新华社发稿,由于山高谷深,信号很弱,发稿一直拖到凌晨左右。经过六天徒步采访,采访小分队终于抵达墨脱县城。

我在采访路上偶遇德西。我拍摄时,她才14岁,正是满屏的青春,满脸的笑容。当时的墨脱县是全国唯一一个不通公路的县,物资基本靠人背马驮,一年中有半年大雪封山。

几年后,墨脱通车,我再次前去采访拍摄。问起德西,我才得知因有一年墨脱大雪封山,德西患上急性阑尾炎,未能得到救治,去世了。

墨脱,藏语意为“莲花秘境”。正如其意,地处西藏东南部的墨脱县,因为地质结构复杂、地质灾害多发,曾长期不通公路,犹如高原孤岛。

“现在到墨脱的路通了没有?”在同西藏代表团成员交流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向来自墨脱的全国人大代表白玛曲珍询问。年10月31日,墨脱公路正式通车。墨脱人世代*牵梦绕的夙愿实现了!墨脱人想到外面看世界只能靠双脚的历史终结了!

目前,墨脱县公路里程已达公里,全县乡镇公路通达率达75%。墨脱公路的变化,折射出西藏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

一、“心系百姓”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对我而言,镜头对准百姓是一种自带基因。我的手机通讯录里存有牧羊人、铁匠、摆渡人、三轮车夫甚至天葬师的电话。经常互通电话,了解情况,帮助困难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年2月8日上午,我刚结束一个采访,浪卡子县堆瓦村牧羊人就打来了电话。他们告诉我,经过考察,羊群明天准备转场过冰湖,问我来不来拍摄。当天下午2点,我们出发前往普莫雍错,翻越了海拔多米的岗巴拉山,沿着碧绿的羊湖直奔冰湖。

经过五个小时的奔波,我们抵达冰湖湖畔,牧羊人已在瑟瑟寒风中等候多时了。我们钻进了低矮的放牧点瓦房,牧羊人开始给我们介绍明天的转场流程、注意事项。

转场当天,我们一早出发,抵达冰湖湖畔时天还没亮。转场开始后,寒冷的冰湖上,我们和牧羊人一同前进,共同面对未知的前方。在高原,很多时候我不愿做他人生命里的匆匆过客,而要做他们温暖并坚定的同行者。

我上小学时,父亲“强迫”我放了两年羊。这使我对羊的习性、规律、牧羊人的生活了如指掌。每一次看到牧羊人,每一次拍摄羊群,对我来说都是一次心灵的回归,重温自己成长的起点。很多人说:“你拍得很美!”可谁明白牧羊人生活的艰辛呢?牧羊人的孤独全在山顶的回音里。

我的记者生涯其实也是不断转场的过程,每一次转场蕴含太多的机缘。从金碧辉煌的大会堂到人烟罕至的牧场,从丰盛的自助餐到自己烧茶吃糌粑……场景转换,人物更替,只有影像流淌出对生活的赞美之歌,从未间断。

作为记者,我要展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采访中缺氧、寒冷、高原反应、冒着生命危险都是常事,只要前进,就会有不期而遇的风景,遇到不可思议的人和事,而这些瞬间的缘分,又将产生无数个影像故事。我感谢一路上遇到的所有善缘。

从藏北往北是“无人区”腹地,那里平均海拔米以上,是中国海拔最高最缺氧的县——双湖,也是充满缘分的地方。说来也怪,越是缺氧辽阔的地方,越能培育情感,也许人类最大的孤独恰恰是无人分享。

冬季的双湖,大风呼啸,千湖冰封,苍凉、壮阔。正如前辈们所说——所有经典的影像是用脚踩出来的。在双湖采访,土生土长的藏族记者也会有强烈的高原反应。这里的道路大雪过后泥泞不堪,尤其汽车陷在无人区雪地里,下车挖雪、推车、拉车反反复复几回之后,头痛欲裂,眼冒金星。

嘎措乡原*委书记白玛在家门口等候我们。43年前,为了寻找更好的草场,更好的生活,白玛老人从那曲市申扎县,无畏地走进了双湖。见到我们,老人半开玩笑说:“这个季节所有的人都往低海拔走,你们像藏野驴一样就往高处跑”。

嘎措乡虽然很小,但在西藏乃至中国历史上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是全国最后一个合作社形式的乡。为改善百姓生活环境、提升生活质量,西藏自治区决定双湖下辖三个乡年内实现整村搬迁,搬迁至海拔更低、生活条件更好的藏南谷地,嘎措乡是其中之一。

得知嘎措乡即将搬迁,我意识到,记录这里牧民的生产生活,不仅是新闻报道,也是为历史存档。好摄影记者,怎能不知道最好的影像在哪里?怎能不知道影像的价值在哪里?

虽然严重缺氧,我仍然热情高涨。在嘎措乡、在无人区深处,采访双湖亚阿木管护站的工作人员,同工作人员一起巡逻。

好故事、好情感往往藏在一次次交心的谈话里。我们在双湖牧民家聊家常,与路边放羊的牧民聊草地饲料、与野保员一起巡逻。在谈话中寻找闪光的故事,就像编制氆氇一样,在不断编制的过程中,给最重要的节点用五彩毛线点缀。

相机是冰冷的,但其背后的双眼永远饱含热情。

二、在时间的轨迹里,用影像记录历史前进的脉络

同样的故事发生在习总书记关心的全国人口最少的乡——玉麦。玉麦是我的新闻摄影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地方,也是作为一名新闻摄影记者最重要的履历之一。

十年前,我第一次到玉麦采访,清晰地记得当时采访拍摄的人物和画面。汽车翻越海拔近米的日拉山,又经泥泞的山间小道盘旋而下。雨后道路坑坑洼洼,极其难行。

当时的玉麦,没有一家客栈,所有到此的人只能住在乡*府提供的一间铁皮房,男女通铺。即使如此,我们也在铁皮房里打扑克、喝酒,一直到半夜。

当时,我撰写了稿件总说明:地处中印边境的西藏隆子县玉麦乡,仅有8户32人,是中国人口最少的乡。在这个小小的边境乡村,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年以前的十几年里,玉麦乡只有1户3口人。近十几年来,国家加大投资力度,玉麦乡修通了公路,建起了小型水电站。现在,玉麦乡人口增加到8户32口人,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房。目前,玉麦乡以畜牧业为主,靠出售酥油、奶渣、奶酪等增加现金收入。他们编织的竹器十分精致,颇受欢迎。年,玉麦乡人均收入达到元,位居隆子县11个乡镇之首。

那次,我还拍摄了图片稿件《玉麦乡新建水电站投入使用》,记录了玉麦从油灯到电灯的历史性时刻。玉麦乡村民次旦扎西在家里开灯的画面,永远定格在玉麦的历史上。

8年前,我又有幸成为“严平走近”栏目组的一员,第二次前往玉麦采访。彼时正值夏天,天气变幻莫测,俗称“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多年的采访令我练就了一身胆。前方大雾夹着雪花,汽车在悬崖边行进,我依然能气定神闲。在崎岖的山路中跋涉了整整一天,傍晚时分,我们终于在风雨中到达玉麦地界。乡长一家的夏季临时牧场帐篷就搭在这里。

黑色帐篷里,48岁的乡长卓嘎又一次走进了我的镜头。我拍下了她在山上放牧点里烧茶做饭、看家护院的影像。现在想来,那其实是一个牧女,一步步走进历史大潮的最初模样的定格,就像一条小溪流入江河之前的简单和纯粹。

在放牧点的帐篷里,卓嘎一边给我们煮奶茶喝,一边跟我们聊天,把我们带进了一段传奇故事中。

玉麦很大,面积达三千多平方公里;玉麦很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建制乡。上世纪60年代,当玉麦乡的山头飘起外国国旗时,桑杰曲巴愤怒了,他爬上山头,拔下外国国旗抗议道:“这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就这样,桑杰曲巴、卓嘎和央宗三人成了祖国边境最忠诚的守边人。她记得,阿爸用剪刀把红布裁得方方正正,又从*布上剪出五角星缝在红布上。阿爸说,这是我们的国旗,国旗插在哪里,哪里就是祖国的神圣国土!

三天采访凝结成一篇重要稿件——《玉麦的守望》,图文视频稿件同时在新华网首页展示。《玉麦的守望》摄影稿件中,我又一次记录了熟悉的面孔,详细记录了玉麦人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也有卓嘎从乡长到退休在家的状态,更有村民的住房、医疗、生产生活得到变化发展的影像记录。

三、什么样的影像有机会载入历史?

年10月28日,玉麦阳光明媚。这一天,是玉麦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天。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给隆子县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回信。我们从拉萨驱车赶到玉麦,记录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此刻的玉麦,正在翻开崭新的一页。玉麦虽小,却能见证西藏乃至中国的发展。

回信送达玉麦,百姓欢天喜地。他们穿上盛装,聚集在村头等待聆听回信内容,等待总书记的声音。卓嘎、央宗姐妹还给总书记像献上洁白的哈达,表达感恩之情;村民们纷纷给卓嘎、央宗姐妹献上哈达,以示祝贺。那一刻,玉麦如同过年一般,处处充满了喜悦之情。“新华全媒头条”稿件《“家是玉麦,国是中国”——再访我国人口最少乡玉麦》的图片记录了玉麦的历史节点。

如今,卓嘎、央宗姐妹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玉麦精神被全国人民所熟知。玉麦从生产生活、经济社会、文化民生到人口户数等方方面面发生的变化,也是整个西藏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缩影。玉麦和玉麦人,今天已是西藏所有边境村镇乃至整个高原的一张靓丽名片,向世人传递着西藏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守护国土、建设家乡的决心和行动。

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有幸参与了玉麦历史的记录,我感到无比自豪。我们也将一如既往,

1
查看完整版本: 普布扎西活在高处记录高原新华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