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段短视频火了
11月的那曲
穿着羽绒服都冷得刺骨
藏族阿妈心疼*医彭燕
把她冻僵的手塞进自己的衣服
贴着心口,拽都拽不出来
短短几十秒的视频
点赞量过百万
网友们纷纷评论说:
“你守护他们,他们温暖你”
视频里的主人公
名叫彭燕
扎根西藏20年
高原无情的风沙和高强度的紫外线
让彭燕的脸变成古铜色
身高1米63的她
体重只有40多公斤
但她清澈的目光里
却透着坚强
看病送药、给妇女接生、给牦牛诊病
……
在藏族同胞心中
这位穿着*装的“门巴”(藏语:医生)
是无所不能的
藏族同胞们真诚地说:
“金珠玛米(藏语:解放*)像太阳,
她就是太阳的光芒。”
这样的鱼水之情
总是令人感到温暖
这条艰险的拥*“天路”
阿妈们一走就是36年
詹娘舍是西藏*区一个边防哨所
它的名字从藏语音译而来
意思是“雪山孤岛”
这里海拔米,终年被云雾遮绕
又称“云中哨所”
在这美丽的名字背后
是十分恶劣的生存环境
终年雨雪不断
一年中大雪封山期长达7个月
6级以上的大风一刮就是天
即使是盛夏季节
这里也会风吼雪舞
战士们的日常生活也遭遇难题
用水靠天、物资靠背
是哨所官兵生活的真实写照
年轻战士们
用生命守护国土的精神
感动了一方百姓
上世纪八十年代
当地的三位阿姐
为保障战士们的后勤生活
把自己家菜园里的蔬菜
送到战士们手中
这条艰险的拥*“天路”
三个人一走就是36年
她们从风华正茂的阿姐
变成两鬓斑白的阿妈
哨所的战士们不断轮换
而三位阿妈的步履从未停止
3位阿妈为官兵送菜的足迹
遍及詹娘舍、则里拉、东嘎拉等
6个海拔米以上的哨所
累计送菜百余吨
收发邮包数万件
转送维修小电器数百件
往返里程超过6万公里
如今随着哨所后勤保障的不断完善
官兵们的饮食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已经不需要阿妈们运送蔬菜了
但是阿妈已经习惯隔一段时间
就来看看自己的“兵儿子”们
02:39她们为哨所官兵带来的不只是生活物资
更是人民群众与子弟兵的天然亲情
给官兵们送鞋垫
这位老人坚持了40年
今年6月
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
发生地震后
一位藏族阿妈来到长宁县
看望在地震中
抢险救灾的武警官兵
她随身携带的
是50条洁白的哈达
和双亲自做的鞋垫
这位老人叫史国秀
给官兵们送鞋垫
已经坚持了40年
地震发生
老人从新闻了解到情况
看到武警官兵
冒着生命危险救人
她心里非常感动
连着几夜缝制了双鞋垫
73岁的她一个人
边走边打听
从甘孜泸定辗转来到宜宾
只为送上自己的心意
收到史大娘的“礼物”
一位战士动情地说:
“更加感受到了这身*装的重量和意义”
在高原的石头上刻下“中国”
这件事她坚持了50多年……
在*海拔米的冬古拉玛山口
有这样一位老人
感动了许多网友
她一边守家,一边护边
巡边路上的布茹玛汗·毛勒朵。
她叫布茹玛汗·毛勒朵
是边境线上首批女性义务护边员
在通往冬古拉玛山口的巡逻路上
有许多刻有“中国”字样的石头
这是她为边境官兵们做的“路标”
一辈子只会写“中国”二字的她
在巡逻路上
只要见到大些的石头
她就席地而坐刻写“中国”石字样
这一写就是50多年
布茹玛汗在石头上刻下“中国”。
五十余个春秋
刻下了多少块“中国”石
连她自己也说不清
这些石头是情怀
也是官兵们心中的“路灯”
在时间的考验下
在艰苦的环境中
这些*民真情
最暖心!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