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冲锋,在反贫困的最前线记奋战在脱贫攻
TUhjnbcbe - 2022/10/10 19:09:00

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 题:冲锋,在反贫困的最前线——记奋战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村*支部书记

新华社记者

他们是离中国贫困群众最近的人,在缺水缺土的贫瘠之地,润泽民心、扎根人民;

他们每天行走在最艰险的道路上,在大山重重的偏远之地,向山而立、扛起重任;

他们征战于没有硝烟的激烈战场,在贫困堡垒的攻坚之地,冲锋陷阵、愈战愈勇;

……

*的十八大以来,在全国12.8万个贫困村中,一个个村*支部书记就如同一面面旗帜,飘扬在一个个脱贫攻坚战场上。

此时此刻,中国反贫困斗争进入到决战决胜阶段。村*支部书记们正在最前线发起最后的冲锋……

他们是领路人

——想贫困群众之所想,带领大家闯出一条路

贵州省罗甸县麻怀村所处的地方,被称为天坑。

这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造就的雄奇景象,可被水溶蚀的特殊岩石大量沉积,上亿年滴水穿石的塌陷,形成这样一个个特大漏斗。

千百年来,麻怀村被锁在天坑里。

见到麻怀村村支书邓迎香时,她正坐在村口麻怀隧道与香菇大棚之间的垭口上,欣慰的目光凝视着一辆辆小货车、摩托车穿行隧道。车上载满外卖的山货。

又有多少人知道,这幅再平常不过的乡村图景背后,蕴含着怎样的石破天惊?!

27年前,邓迎香嫁到麻怀村,15公里山路,走了8个小时。这时的她,还无法想象横亘的大山如何摆布她的命运——

山路迢迢,3个月大的儿子“小红球”医院,就在丈夫肩头停止了呼吸;一家人失望离开大山外出打工,第一任丈夫却不幸在瓦斯爆炸中遇难,不得不带着孩子返乡……

18年前,农村电网改造,电线杆运不进来,村里要凿一条出山隧道。没有多少人赞同。

邓迎香站了出来,她和乡亲们点起蜡烛、煤油灯,抡起洋镐、大锤、钢钎,开始“凿”路。整整5年,倾尽全力,隧道通了,但最窄的地方只能过一个人和一匹马,最低处人要趴着穿过。

人可以通过,车却无法通行,致富的路还太“窄”。

当看到女儿出嫁时摔在隧道里,穿着白色婚纱狼狈的样子,多年被山围困的辛劳、痛苦、无奈,让邓迎香心中最终爆发出山一般的信念和力量。

“今天我邓迎香发誓,我就是用手挖、用牙啃,也要啃穿一条路!”

没人支持她。邓迎香独自举起锄头再次走向大山,从麻怀村的一个巧媳妇,变成“女愚公”。

村民被她打动、县里资金支持……宽敞的隧道修通,邓迎香带领麻怀村多名村民,从被大山摆布,到真正成为大山的主人。

不少中国贫困的土地上,大自然犹如一支神奇的笔,画下变幻的地貌,也堵住了出行的道路,一代代人被迫与贫困为伍。

对脱贫攻坚最基层的村*支部书记来说,在这种阻隔、闭塞、围困,有时甚至是一无所有之下,带领村民们挖出一条道路难,而找到一条发展致富的道路更需要多少智慧与勇气?

年6月3日,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冲毁了贵州安顺平坝区塘约村。

这个本就贫困的小山村,“田地冲毁了,房子倒塌了,粮食被水泡了,村民一贫如洗,当时真是绝望。”村支书左文学回忆。

多少次了!村民们向贫困发起冲锋,但每次轻微的市场波动和天灾都会将全村打回原形。

左文学带着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们用烟熏黑了一间会议室,经过了无数个统一思想、集思广益的夜晚。

终于有一天,在炎炎烈日下,一次决定塘约命运的干部会召开。

“单打独斗没有出路!”

塘约村确定了强弱联合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并立下贫困不除誓不罢休的誓言。

仿佛心中早有的愿望,在夏日苏醒了。

随后,这个小山村,开始了一场大探索。

在集体经济撬动下,塘约村改革不断:

实行“红九条”“黑名单”等管理制度,推动农村产权、金融、社会治理改革;实施农村集体财产权“七权”精准确权,为农业生产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创造条件;组建妇女创业联合会、红白理事会、建筑公司、运输公司等,优化配置全村人力……

短短两年时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不到元提升到元,村集体收入从不足4万元增加到多万元。

在村里举行的分红和脱贫庆祝大会,鞭炮声中,左文学躲了起来,“哭得停不住。”

为激励后人,左文学把“穷则思变”四个字印在塘约村对面的小山上。

这就是冲锋在脱贫攻坚最前线的村*支部书记。

他们是一直在路上的人——

云南昆明东川区汤丹镇,全镇境内峰峦叠嶂、山势陡峭,用当地人的话说,整个镇就像是挂在山梁上。

年4月26日,一个依旧忙碌的日子。天刚蒙蒙亮,中河村*支部书记、镇扶贫干部吴国良便坐车匆忙出发,这一天,他要访四个村,行两三百公里山路。

达朵村是吴国良的老家,父母住在村里,听说好久没回家的儿子来了,母亲早早准备了一桌饭菜。可工作太多,吴国良走的时候都没来得及进去看一眼。母亲追出门,只看到他远去的背影。

下午五点,吴国良走访完三家村的唐元龙老汉家,天色已晚,但还有一户人家没走访。

“天不早了,吃完饭再走吧!”

“不了,还要去下一家。”

告别后,唐元龙老两口刚转身回屋,忽听到门外一声巨响。吴国良乘坐的车子滚下了山崖……他走了,只有32岁。

他们是领路人——

水要从河流中取、全村没有蔬菜店、高寒缺氧致风湿病和心脏病等高发……西藏那曲市尼玛县荣玛乡加玲加东村是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一部分,平均海拔米以上,这片藏羚羊等野生动物频频出没的地方,并不适合人类居住。

出路在哪?易地搬迁!

可故土难离。村*支部书记达顿挨家挨户做工作,有的人家甚至去了10多次。终于,说服了所有村民。

搬迁前一晚,拿着扩音器,达顿事无巨细安排事项:

路上有一名孕妇怎么办?途中将有医护车和医护人员全程护送。

村民的牛羊今后怎么办?安排专人留下放牧,乡亲们可以把牛羊交给合作社,获得收入……

年6月,村民在达顿的带领下,与整个荣玛乡的群众一起跨越上千公里,从藏北高原南迁至拉萨堆龙德庆区安置点,这次搬迁成为西藏首个高海拔生态搬迁项目。

他们是贴心人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需要信任

轰隆隆的声音戛然而止。

河北省新河县申家庄村的郭秀英在挖掘机前一坐,刚启动不久的村道路硬化只得停止。

道路硬化,是村支书史凤水的命。

他刚上任的时候,村集体账户上只趴着两毛七分钱,外面还欠着10多万元。修路的80多万元是史凤水四处跑、东拼西凑得来的。

史凤水是个能人,多年在外,在国企干过,自己做过生意,他回村任支书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己垫钱把坏水管改造了,解决了大家的吃水问题。

接下来就是村里道路硬化。史凤水糖尿病加重了,每天都坚持到现场,晚上再回去输液。

可郭大嫂不管这些。她家房子在村最西边,为了排水,路中间修高,下雨天水就得往她家流。

史凤水赶来了。郭大嫂把一肚子委屈都说给了这位“当家人”。

“我们给您加固一下地基,怎么样也不能把您家墙冲垮了。沙子水泥,就算真用一百吨我也不心疼呀。”

“嫂子,真冲垮了,别看村集体没钱,我出钱给您修,您去大队里住,修好了您再回家。”

……

两个多小时,边开玩笑边谈心,边唠家常边劝慰。

郭大嫂服了村支书。

一个月后,全村5条东西大街、2条南北大街全部实现硬化,村民们彻底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日子。

大家兴奋地敲起锣、打起鼓、放起炮。史凤水却突然语塞了,瞪着眼睛不让眼泪掉下来。

走村串户的采访,记者听到不少基层*支部书记帮助贫困群众的故事,有的甚至让人哭笑不得。

理发——这是云南勐海县曼班三队*支部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组组长罗志华和三名队员绞尽脑汁,想出来与村民亲近的法子。

曼班三队是一个拉祜族聚居的寨子,拉祜族被称为“猎虎的民族”,属“直过民族”。就在10多年前,整个寨子17户人家仍住在深山里,刀耕火种、狩猎为生。

当地*府投入大笔资金为他们在山下修路建房。搬出来没多久,村民们又集体跑回“老窝”,守着茅草房靠山吃山。

7年前,*府再次把这个村整体搬迁到交通更便利的地方。年,专门派了“四条汉子”来把他们“稳”住。

看到村民们躲在树后张望生人,普通话甚至是方言都不会讲,罗志华犯了难。琢磨了好几天,他想出了给村民免费理发的法子。

这个法子灵,村民们慢慢来了。看到自己杂乱的长发变成清爽的短发,乡亲们笑了。关系熟络起来。理完发,再教村民洗澡,罗志华干脆和男村民一起洗。

认识数字、数位、写自己名字……罗志华和队员们把适龄孩子全部送到学校,又在村里办起夜校,目标是确保15岁至30岁左右村民能简单识别汉字、会简单的算术、用简单汉语交流。

如今,跟着罗志华,村民们学会种菜、养殖,每家每户养起了小耳猪,多的人家养了十几头,每头能卖千余元。

做一名让群众信任的*支部书记,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只能一心为民。

然而,对甘肃临夏州东乡县拱北湾村第一书记吴佰顺来说,却干了一件“得罪”村民的事。

年春季开学第三天,拱北湾村村民齐整整集中在村委小院里。庄严的国徽高挂在屋檐下,一辆当地人民法院的车停在院子里,针对村里几户家长违反义务教育法的案件,巡回法庭开庭审理。

马一不拉黑木和几位村民当庭认错悔过。村民们七嘴八舌,原来不让孩子上学违法不光是嘴上说说啊。

吴佰顺上任以来,为因灾、因学、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家庭争取帮助;给村里拉项目、修路,带着村民到处“找钱”,村子一天天有变化。但看到村里总有辍学的姐姐背着弟弟、本应拿笔的小手却到饭馆端起盘子,吴佰顺觉得扶贫要更往根子里抓。

东乡县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3.2年,有人甚至连自家存折到期了都不认识,经常到银行问。

年春节刚过,吴佰顺带着村干部不厌其烦做辍学孩子家长的工作,见人就念叨读书才能真脱贫,但收效甚微,一些家长借口家里没人做饭、孩子不爱学习、要照看弟弟妹妹等推脱。就拿马一不拉黑木来说,吴佰顺把他家里炕头都快坐塌了,他仍坚定认为“上学不如打工”,把刚上初中的儿子送到餐馆打工。

吴佰顺下决心诉诸法律。巡回法庭一宣判,全村人都上了一课。自此,村里适龄孩子全部归校,精神面貌很快发生改变。

“项目富一代,教育富百年。”吴佰顺舒了一口气,对群众有好处的事,“得罪”人也得干。

他们是带头人

——播下一种信念、一份希望

“以前为什么穷,现在又为什么挣到钱了?”

今年惊蛰前后,记者来到甘肃省临洮县三益村。大田还没解冻,村民张爱梅正在大棚里采摘西葫芦。大棚所有权属村集体,收益归村民,但种什么、怎么种、怎么卖,听合作社的。

面对记者的问题,张爱梅认真地想了想说:“以前我种的菜只能卖两公里远。现在能卖几千公里,卖出好价钱。书记说我成为市场细胞了。”

张爱梅嘴里的“书记”叫龚志荣,是临洮县大庄村、站沟村、三益村的联合*支部书记,也是三益村的村主任。之前是一名从这个村子走出去的成功商人。

年清明节,龚志荣回村上坟。临走时,村民把车拦住了:“村子富不起来,想让你带一带,又怕亏了你的‘坛场’(方言,意思是事业、命运等)。”

一个月后,龚志荣带着多万元存款回来了。

在龚志荣看来,三益村有山有水,但远离市场。他最大的任务就是教会村民如何走进市场。

回来不到半年,龚志荣在村后荒山上开发的千亩大棚、采摘园、观光果园、自行车赛道、亲子养殖场便具雏形。

年龚志荣成立村集体企业,下属净菜、旅游等多个子公司,村民全部变成股民和工人,像张爱梅这样的贫困户全部脱贫。

龚志荣教会了村民们,怎么建起自己的“坛场”!

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实施,一场影响深远的乡村经济再造也悄然发生:

不少乡村干部有了职业经理人的味道,很多外出的村民返乡任职创业,大量村民在村里就成了打工一族,田园综合体不断出现……

沉睡多年的一个个贫困乡村犹如注入强心剂。

如今,曾经荒山遍野的贵州省石阡县大屯村,与周边6个村合种的上万亩苔茶,不仅让这里一年四季绿意盎然,更让村民收入一年间增长了30%。

这种改变,源自大屯村村支书周绍*。

“种茶不种粮食吃啥?”

周绍*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组织大家在荒山上种茶,改变单一的种植结构。

但对常年靠“种一亩水稻收一箩米”过日子的村民来讲,没想过也不敢想,没干过也不会干。

发动村里多位70多岁的老*员做群众工作,耐心做讲解,转变大家发展观念;邀请知名茶叶专家担任合作社技术总监,耐心指导茶农管护茶园;带着村民们申请QS(质量安全)认证,极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边干边学,边学边教。

如今,大屯村的苔茶已成功进入北京、上海、广东等全国多地,还通过外贸企业,进入德国、日本、摩洛哥等国际市场。

“茶产业管护好,可以保证60年有钱赚,这是‘子孙产业’,抓好了世代不为吃饭忙!”周绍*常对村民这样说。

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解一生之需。

脱贫攻坚最基层的村*支部书记是“头雁”,不仅需要把村子内在发展基因,与外在发展机遇结合,让村民有“志向”,还需要激发出村民自主脱贫致富的热忱,让村民有“志气”。

年8月15日,在延期驻村工作1年后,宋鹏离开了甘肃宕昌县沙湾镇大寨村。

在村民们看来,这位“臊子书记”,最大贡献不是带领村民挣了多少钱,也不是建立了一条完整的臊子面电商产业链,更重要的是,留下一种精神、一份希望。

第一次踏上陇原大地,宋鹏从兰州出发颠簸14个小时终于到了大寨村,迎接他的是光秃秃的大山和一碗热气腾腾的臊子面。面里的花椒太麻,麻得他的嘴失去感觉。

宋鹏整夜睡不着——怎么干、干什么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先要把村民的思想“搅”起来,让他们知道,除了种地,还有很多可以干的。

他决定拿村里家家户户都会的“好手艺”土猪肉臊子做文章。

不出意外,村民没一个赞成的,怕亏。

宋鹏不着急,先是带着村民代表走遍天津、北京、西安、兰州等地的大型超市、批发市场;到甘肃省轻工研究院踏访学技术;成立村办企业,建加工车间,组织村民技术劳力入股……

经过一年筹备,臊子加工厂拔地而起。年春节前夕,村代表在县电商年货节上推介臊子新产品。几十瓶臊子被抢购一空。

村民们信了!

臊子厂的员工不断增加,当初反对最激烈的村民现在成为臊子厂的主要技术骨干。

此后,罐罐酒、百花蜜等产品花样翻新,通过电商推广销售,村集体收入一年翻了三番。

3年过去,从前不吃麻辣的宋鹏,没有麻辣食不知味。

宋鹏走了,可敢想敢干、自力更生的精神写在这片贫瘠土地上、留在村民心间。

他们是共产*人

——像一面面旗帜,飘扬在反贫困斗争的战场上

前往云南金平县广西寨村的路上,已经可以听到村支书刘富珠不少故事:

“他一敲锣说上课,村里没人不送孩子上学”;

“他能把村里种的药材卖到昆明”;

……

广西寨村坐落在哀牢山深处。虽仅有户、多名村民,却有汉族、瑶族、拉祜族、苗族、哈尼族五个民族,不同民族间风俗习俗、语言不同。

刚上任村支书,刘富珠妻子就去世了,他也瘫痪在床。在去城里治病前,一贫如洗的刘富珠把家里7只鸡交了*费。

村民们说,刘富珠不仅“瘫”了,而且“疯”了。

然而,他的“疯”不止如此。

半年后,刘富珠奇迹般病愈站立归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动员大家修路。

好不容易申请来资金,乡亲们坚决不同意——“挖路会惊动山神”。

刘富珠一咬牙,卖掉家里几头耕牛,组织大家去县城、市区开眼界。

乡亲们愿意修路了,但修路要占几户村民的耕地,有三家死活不同意。

刘富珠拿自家耕地交换。

在刘富珠主持下,广西寨村挖通大大小小22条路,近公里。村里种的草果、八角、灵香草等都能卖出去,村民腰包鼓起来了。

大家全都服了刘富珠。

当年,一位不愿占自家耕地的村民有些不好意思,想把地还给支书。刘富珠手一挥,“送出去的东西,我从来不再要!”

“是*员干部,就要把心掏出来给老百姓看。”

如今,刘富珠用自己的一颗心,将广西寨村民的心紧紧团结在了一起。年,全村实现脱贫。

一名*员,就是村里的一面旗帜。

基层的*支部书记所具备的凝聚力、战斗力,带领群众焕发出的向心力、创造力,是在中国共产*人带领下打赢这场历史决战的关键力量。

在很多边远山区的村民心中,身边*员什么样,中国共产*人就什么样。

在张秀代的干部履历表上,只有一句话:“年任马家村*支部书记至今。”

地处四川华蓥山深处的岳池县马家村,是一个“十年九不收”的穷乡僻壤。张秀代一辈子只有一个目标——“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奔波20年为村里修路,6月里最热的天他拿着一把卷尺去实地测量;为精准拓展增收,跑重庆、广安,哪个地区什么季节农产品需求大、价格高,摸得一清二楚……

然而,就在马家村脱贫攻坚即将取得突破阶段,张秀代也因肺脓肿进入到生命的最后阶段。

他没有停下来。村里发展“借鸡生蛋”模式的只鸡运来了,他忍着剧痛,在酷暑下一只一只细细察看,挑出有病的鸡退回去。等做完这一切,他全身虚汗像水一般流淌……

最后一次参加村里会议,张秀代已不能讲话,连凳子都不能坐久。村干部扶他回家的路上,他不停地回头……

他走了,未满60岁。

乡亲们说:“他的坟好找,老百姓的嘴,就是他的碑!”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却偏偏少了他。

“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在许许多多村支书口中,都能听到这样的话,朴实背后却力拔千钧。

最艰苦的环境与最坚韧的奋斗、最贫瘠的土地与最富有的信仰往往同生。

年,四川凉山州彝海见证了红*长征途中与彝族家支首领小叶丹在彝海畔歃血为盟的一幕。

80多年后,这里又见证了一个年轻人在另一场长征中的誓言。

“我说干就干!干不好自动辞职!”

冕宁县彝海村村支书马强,曾当过兵、做过保安、做过生意。年,回家过年的马强和10多个年轻人在彝海边喝酒聊天,聊起村里的贫困,心有不甘,突然萌发回乡想法。

30岁的马强参加了村支书竞选,以19票比17票微弱优势胜了老书记。

他走到老书记面前,伸出手。可老书记说了句“咱们走着瞧”,转身走了。

这位小马书记有想法也有办法:

很快申请到修路资金,一辆面包车、一身迷彩服、一顶草帽,天天看进度,路很快修好了;

联系战友、朋友,推荐村里妇女农闲时外出打工,3月去*摘棉花,7月去青海收枸杞;

三年后,第二次竞选村支书,马强全票当选。转当村主任的老支书全力辅助他。

如今,彝海村已经脱贫,马强在设计村子未来的乡村振兴图:通过建合作社,扩大花椒种植、散养鸡养殖;利用“彝海结盟”的旅游优势,打造结盟小镇……

刚开始只准备干三年的马强舍不得离开,他觉得当村支书就是最大的事业,“这是我的家乡!这是我的责任!”

“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是我们人生之大幸。”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豪迈而坚定。

这是战场,也是熔炉,锻塑着信念,也激发着力量。这些村*支部书记是贫困群众的领路人、贴心人、带头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共产*人。(记者何雨欣、姜伟超、周相吉、杨洪涛、庞明广、张京品、侯雪静)

1
查看完整版本: 冲锋,在反贫困的最前线记奋战在脱贫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