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爱美丽,
一枚爱美丽也爱户外的妹子。
从贡嘎到哈巴,从墨脱到夏特,
户外带给我很多刻骨铭心的回忆,
只是年那篇《走进夏特,与时光对话》游记
在当时的知名户外论坛爆红之后,
我反而从户外圈渐渐淡出。
恋爱,结婚,从一个人到两个人,
这些年虽然不再局限于户外,
探索的脚步却从未停止。
带着婚纱去肯尼亚,
从不靠谱的印度到自驾美国西部,
从墨西哥到古巴,从亚洲的--尼泊尔、缅甸、柬埔寨、土耳其、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朝鲜,斯里兰卡,以色列,约旦,到欧洲的--冰岛、英国、法国、葡萄牙,意大利、奥地利,西班牙......
作为一枚普普通通的上班族,
我们充分榨取年假等各种假期,
只为想走更远的地方。
疫情让我们的国外旅行按下了暂停键,
却让我们在时隔9年后,再次回到西藏……
两个人,一辆车,山转水转
9年前,我们一群户外人从青藏线自驾到西藏,冈仁波齐转山,然后从新藏线到*。
9年后,我们两个人,一辆越野车,二次进藏。
第一次进藏路线
从一群人,到两个人。
时光变了,但我们骨子里的冒险精神,一直在那儿,不曾远去。
从一个人,到两个人。
我还是那个爱美丽,那个爱户外、爱旅行、爱分享的爱美丽。
这次,就从我们荒凉而壮美的西部开始,从这次自驾开始,我将把我的旅行用心分享于你,我想带你去看那西部的山,山里的路,路上的坑,坑里的措,措上的云……
出发!唐蕃古道,温暖的热身小插曲
西宁—玛多,公里,7小时
已然很成熟,就不再赘述,这里就和大家主要分享这次自驾行的重点——阿里北线无人区穿越。
要抵达阿里,还得先进藏——川藏线、滇藏线、青藏线、新藏线都已走过,不想重复,唐蕃古道,自然成了最佳选择。
据说年前,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走的就是这条大道。从唐王朝的国都长安经鄯城(今西宁)到吐蕃都城-逻些,也就是今天的西安到西藏拉萨。踩着古董走,想想就兴奋。
文成公主走唐蕃古道,公里,足足用了半年时间。
曾经的古道,如今已是高速和国道,
西安-西宁,青兰高速+京藏高速;
西宁-玛多,京藏高速+西丽高速;
玛多-类乌齐,西丽高速+国道;
到了类乌齐,就到了川藏北线,最后沿川藏北线到拉萨。
如此一来,沿古道从西安自驾到拉萨,只需7天。
我略去了西安到西宁这段高速路,直接从上海飞到西宁。蟋蟀头则从上海一路自驾过来,开了公里,与我在西宁汇合。
公里,是从西宁到玛多导航的距离。
一路上虽是高速公路,但车辆极少。我们像是承包了这条路。因为公路下的冻土融化,路面因塌陷而变得高低起伏,如跳舞一般。
这种路其实很好玩,一般很难遇到。不敢开快,一快就有起飞感,PP吃不消。只能慢慢开,让车像汪洋里的一片小舟,慢慢飘……
抵达玛多时,天色还亮,海拔米。
玛多县,是通往*河源头的姐妹湖扎陵湖、鄂陵湖的门户。一到玛多,便想着往姐妹湖的方向开过去看看。
之前在网上查资料时,有说目前禁止前往扎陵湖、鄂陵湖旅行,但由于没有更多详细说明,我心里一直对此打个问号。
没承想,却由此牵扯出一段小插曲……
在酒店向前台打听,藏族小姑娘居然对此一无所知,建议我们自己开车过去看看。谁知,开车刚出县城,路口便设有简单路障,生生把路给拦住了——路旁广告板赫然写着禁游通告。
心里登时一凉!
虽然当值已经下班,路障也可轻松跨过,但我们是有武德之人,不会乘人不注意溜进去。只能打道回府,心里却放不下。遇人便问,想要打听个究竟。
结果发现,跟街上的藏人几乎无法交流。他们似乎听不懂我们在说什么,我们更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没想到,在国内旅行还会遇到语言问题。
蟋蟀头说,我们得找个汉人开的超市打听消息。这是个好主意。结果,我们还真的在一家小超市找到新突破。超市的一位江苏小伙给我们指了条明路——“去找生态环境保护局的刘局,开封介绍信。”
而这个江苏小伙,居然是当地县消防大队的大队长。他大方地给了我们他的手机号,指导我们明天去找刘局开介绍信,“你们明天过去,就说是我的朋友。”
幸福来得太突然……
朋友“几米”说,他年来玛多时,县里只有两条街,住的是招待所。但现在的玛多,已是今非昔比,几条主路,纵横交错,有广场,有超市,酒店更是比比皆是。
不得不说,国家这十几年发展迅速,即使在西域这偏远的小县城,也是变化巨大。
我们入住的这家酒店,藏式风格,有暖气、有投影,24小时热水淋浴。
玉树,摧不毁的城,生生不息的*
玛多—玉树,公里,4.5小时
这天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去找刘局开介绍信。介绍信的开成与否,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去拜访*河源头。
刘局不在办公室。*府公务人员墙上,刘局的手机号码赫然在目,打电话过去,自报家门,并且赶紧把消防队邵队长的名字搬了出来。
路线早也规划了,自以为准备妥当,只欠路条……但刘局依然给我们泼了一头冷水,向我们解释道:为了*河源头的生态保护,玛多从年就发布了禁止旅游的通告,禁止所有单位或个人进入保护区旅游、探险,对擅自进入的人员,会重罚。
至于开介绍信,是针对因工作需要进入保护区的人员,而且还得出具公函,说明进保护区的工作事宜,否则是开不了介绍信的。
刘局一番通情达理的介绍,虽然让我们打消了去*河源头的念想,但并不觉得难受。为了保护脆弱的高原生态环境,我们欣然接受,并大力支持国家这一决定。
出发,向玉树方向。
一路都是高速公路,路上的风景,让人沉醉。铺天盖地的云,在天上、在水里、在路的尽头,无边无际,无边无垠。
下了高速,还未到玉树,会先途经嘉那玛尼堆——新寨嘉那玛尼石经城,距离玉树还有7公里左右。
“玛尼”是梵文佛经《六字真言经》“唵嘛呢叭咪哞”的简称,刻有六字真言的石头被称为“玛尼石”,垒起来的玛尼石便是玛尼堆。
在藏地见到玛尼堆并不稀奇。垭口、湖边、路口,那是藏民的一种祈福方式。但更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简易的玛尼堆。石头上并没有刻六字真言。
但那也是玛尼堆。每放上一枚石子,便是一次祈祷,一次与神的对话。内心至诚,最简单的石子,也可以是最真心的祈福。
虽然我对玛尼堆并不陌生,却从未见过规模如此宏大的玛尼堆。
这个由一世嘉那活佛于年创建的玛尼堆,用25亿块玛尼石堆积而成,又被称为“世间第一大玛尼堆”,已于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实话说,被称为嘉那玛尼堆,其实并不确切,因为这实际上是一片东西长米,南北宽74米,高2.5米的宏伟经墙,面积几乎达到航空母舰的面积,只不过这经墙是由一片片玛尼石堆积而成。
所以,高德地图上,如果你搜索“嘉那玛尼堆”,跳出来的其实是“新寨嘉那玛尼石经城”。的确,把它称之为经城,会更加确切。
因为,这分明就是一座用信仰砌成的城。
我们随着转经的人流,顺时针走了一圈。第一次,需要抬头仰望这些高耸的玛尼堆。
嘉那活佛创建玛尼堆时,玛尼堆规模并不大,但随着岁月流逝,玛尼石越来越多,直到年,累积到多达25亿多块玛尼石。
这里曾在特殊时期被破坏,年那场7.1级玉树大地震,又重创了嘉那玛尼堆。失去的已经失去,但增加的依然在增加。不断有新的玛尼石,被人们添加进去。
你可以亲手把经文刻上玛尼石。
也可以花点钱从路边的小摊上买一块玛尼石,小的15元。
只要生命不息,便可信仰不止。
到了玉树,就迫不及待去结古寺看日落。
结古寺是藏传佛教萨迦派在玉树地区的主寺,历史上出过许多高僧,最出名的便是一世嘉那活佛,也就是那位创建嘉那玛尼堆的活佛。结古寺有经堂2座,僧舍间,以名僧高徒较多而闻名于藏区。
顺着一条宽阔的大路开车到后面,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城镇。
恰在此时,雨过天晴,一轮彩虹忽然跃于山谷之上。天空中厚重的云雾还来不及散去,但山谷里的城镇,已经在阳光中明亮起来。
心中无限感叹。
无论是我们目前所在的结古寺,还是山下那座明亮的城,都曾在年4月14日的早晨7点49分,几乎毁于那场7.1级的大地震。
10年,弹指一挥间。更加宏伟的结古寺,重新矗立于山头,俯视着山下那座愈发繁荣昌盛的城……
西藏到底有多少个小瑞士?
玉树—类乌齐,公里,7小时
离开玉树,前往类乌齐。也终于离开高速,开始国道。
似乎只有离开高速,才算是真正驶入风景。
沿着一条小路往山谷里开过去,直到山谷间挂满五彩的经幡……文成公主庙渐入眼帘。
据说,白纳沟这里是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途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当文成公主翻过巴颜喀拉山,渡过通天河,平安抵达白纳沟后,为感谢神的护佑,文成公主率领从长安带来的工匠,在白纳沟的岩壁上刻下了数十尊佛像和许多佛塔。
如果不是导航提醒我们,已经抵达目的地,我不会相信,这个背靠悬崖的小庙会是鼎鼎大名的文成公主庙。因为它实在太低调了。
传说文成公主离开白纳沟后,有一年,几位从拉萨来的高僧路过白纳沟,在此歇息,烧水煮饭。捡几块石头搭锅,却没想到,跑遍整条山沟,找遍每块石头,上面不是刻有佛像,便是印着经文。
于是,白纳沟是圣地的名声,便不胫而走,以至于许多藏民不远万里,前来朝拜。
继续上路,路牌上写着一句广告语:“西藏小瑞士,类乌齐。”
之前有听说过林芝、鲁朗是西藏小瑞士,又多了一个类乌齐?是不是在西藏,只要有漫山遍野的绿,便可称为“小瑞士”?
孜珠寺,只一眼,便已沦陷!
类乌齐-孜珠寺-丁青公里3.5小时
类乌齐是川藏北线上的一个县城,从类乌齐开始,我们将一路向西,经那曲、尼玛、阿里无人区、亚热,直到狮泉河。
今天的路线并不长,重点是孜珠寺。
N年前,蟋蟀头无意间在电视里看到孜珠寺,便对我说,“我们一定要去那里!”
从此,心心念念。
那几年,我们喜欢往国外跑,感觉外面的世界无比新鲜。但时不时,蟋蟀头总会提起,我们什么时候要去一趟那个有着拱门山的寺庙。
他已不记得孜珠寺的名字,不知道具体地址,唯有天空之寺的身影,在心中无比清晰。他充满向往地对我描绘,那个如同拱门一样的山峰,那个如同世间并不存在的神迹。
从山脚到海拔0米的孜珠寺,是一段13公里长的盘山路,碎石、坑洞、急弯,山险路陡,并不好开。所以有说,若非信徒,确难抵达。难以抵达的,却总是更显神秘与神圣。
第二次来,蟋蟀头已是轻车熟路,但依然花了我们足足25分钟才开到山上。当孜珠寺再次出现在眼前时,我们安静地仰望着它,好一会儿没说话。这种感觉,很特别。内心平静,却又澎湃。
我曾一个人穿梭于那些小屋前的小径,试着向拱门走近,却总是走到无路可走。这一次,我们打算一起,在这迷宫般的小径里走一走。
穿过寺庙,穿行于山坡上的小路。
虽地处0米高原,依然能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生命朝气。
他们是修行人,也是凡人。
外墙斑驳、其貌不扬的土屋,却有着这世上最棒的风景。
站在孜珠寺所在的孜珠山上,于拱门之下,向外望去,是另一幅赏心悦目的风景。
悬崖上的那个白色小屋,最早是一个山洞,占巴南喀曾在这个山洞里修行。你如果现在去,仍能看见占巴南喀留在地上的脚印。
“占巴南喀大师,公元前年诞生在沃莫隆仁圣地,是象雄国王的王子,文殊的化身,被誉为“密宗之父”,“本教密宗第二佛陀”,象雄八十大成就者之首。”
白色小屋是后人在山洞的基础上修葺而成,还装了一扇门。
一喇嘛依窗盘腿而坐,看见我,便指引我,让我去看地上占巴南喀大师留下的脚印。
随后进来的蟋蟀头,一脸开心,他完全没想到,这个让他*牵梦萦的小屋,居然可以走进去,实在太意外了。
拜完菩萨后,他也盘腿而坐,和喇嘛聊了起来。喇嘛汉语并不好,但仍热情地向我们介绍。我们半听半猜,大致是说孜珠寺已有年的历史,是雍仲苯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庙之一,转山的方向是逆时针,跟藏传佛教顺时针转山不一样。
我们向喇嘛告别,他却随我们一起走出小屋。示意我们,继续向上爬,穿过这个洞口。
钻出洞口,又是一块方寸之地。
他指引我们看岩壁上四智者的脚印。斑驳的岩壁上,那些脚印却“依然清晰”。岩壁上搭着一个木梯,如果沿着木梯继续向上攀爬,便可抵达山顶上那个用来修行的简易小棚。
喇嘛主动提出帮我们拍一张合影,于是便有了这张我们出发几天以来的第一张合影。
下山时,我们万分感慨,感恩这段相遇,也终于明了,我们为什么还要再来。
你得相信,冥冥中,一切总有指引。
车头向西,阳光朝东
丁青-巴青-那曲公里9小时
曾经走过的路,因为季节不同,我们几乎找不到一丝似曾相识的感觉。曾经白雪皑皑的山,如今披着一层清清浅浅的绿。
唯有云,一路相随。
这时候,我们对一路相伴的云,早已习以为常。还不知道,等到了阿里,云是多么稀缺。
巴青的路,还在修建中。需要暂时离开主路,走一条临时替补的土路。
土路上迎面走来一群“马路霸主”——牦牛。它们倒是悠哉悠哉,自顾自的,挡在车前,根本不把我们的车放在眼里。说起不懂交通安全的牦牛,4月底进藏还真发生过一次比较危险的状况。赶夜路。车在山坳里盘旋,被浓浓的黑笼罩着,伸手不见二十指,唯有车灯照到的地方,才有一丁点昏亮——车灯被飞虫糊住了。
突然,灯光所照之处出现几团模糊的黑影,蟋蟀头本能的踩下刹车,大力的踩,几乎就要撞上了,我也惊得大叫。
车的ABS启动,在刹车钳与刹车片尖锐的作用中,明显感到车胎与路面剧烈摩擦,嘎嘎嘎,一路刹车印。终于,紧贴着黑影,车停了下来,这才看清楚:我的天啊,是!牦!牛!!它们一脸懵懂地看着我们,主人还在身边,要命的险,要是再晚小半秒踩刹车,必撞上无疑。
在藏区,如果撞上牦牛可不是开玩笑……自行想象。
插播结束,继续我们的路。
路不好走,坑洼不平。车辆经过时扬起的尘,更是铺天盖地,遮蔽了视线,也遮蔽了天际,车里充满尘土混杂着沥青的味道。
到了傍晚时分,终于体会到什么叫车头向西。
金色的阳光,洒满高原,也穿过车窗,直直地射向我们的眼睛。
去过西藏的人都知道,高原的阳光,非常刚烈,一点也不温柔。
此时与我们对视的夕阳,那似火的热情,令我们完全睁不开眼睛。而这种状况,将会持续到我们抵达狮泉河。
夕阳即将盛装落幕,而我们的行程还在继续。
我的梦,神的门,圣象天门
那曲-圣象天门-班戈公里9小时
从那曲到班戈,沿国道,一路向西。新修的路,路况非常好,3个半小时就可抵达。
笔直的公路上,几乎没人没车。只是一直向西延伸,延伸。
这种感觉,非常令人迷惑,感觉我们不像在西藏,反而是在冰岛。路况太好,车速不知不觉在提高,却浑然不觉。
又迎来一群“马路霸主”,慢悠悠,笃定定,却让人猝不及防,赶紧刹车。羊先生,请先走,撞不起,等得起。
还有21公里就抵达班戈时,调转车头,离开,向南驶去。班戈是今天的最终目的地,但今天的重点却是,纳木措北岸的圣象天门。
圣象天门,传说中隐藏的圣地。据说直到年,藏历羊年,按照藏族“马年转山,羊年转湖”的传统,纳木措成为信徒们朝拜的目的地,为方便信徒转湖,*府修通了纳木措的环湖公路,才让隐藏在圣湖北岸的“圣象天门”出现在大众面前。
距离纳木措的最后59公里时,路越来越烂,最开始还只是坑坑洼洼,到后面,搓板路一起上。我们这才相信,导航为何显示,明明60公里不到的路,我们却还需要1个半小时之久。
我们的车蹦跳着缓慢前行,路边草地上突然窜出一只狐狸,奔跑的速度似乎比我们还快。
愿这些草原生灵,永远在草原自在生息。
当地上的车辙乱七八糟,似乎处处都是路,也似乎根本无路时,纳木措那温柔的身影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成为浓墨重彩的乌云下,一抹恬静的亮色。
恰好有车往回开,告诉我们,前方的路被封了,需要往另一条路走,折返前往的路上,却发现另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去圣象天门,居然要提前三天在拉萨预约,凭预约券才可买票进入。
这个消息犹如一盆冷水,瞬间把我们之前看见纳木措的热情给浇灭了。虽然面面相觑,我俩还是决定把车开到检票处再说。
我试着跟检票处的人求情,我们远道开车过来,能否通融一下。没想到,检票人马上给了我一个拉萨的手机号码,说是预约处的工作人员,让我打电话过去试试。
电话里我解释后,工作人员让我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