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题
今年绝对与佛有缘,刚走出藏地就浸透了藏传佛教气息,这又因缘巧合来到了峨眉山,探访仙山。不同的佛教,同一个佛主。
今天的行程
日期:年10月15日,星期四。
路线:从雅安出发,爬了两个大坡,一路奔袭,公里,状态超级好,轻松到达峨眉山。
里程:公里,累计公里。
累计经过县市:75个
所见
咱是勤奋的人,早晨按惯例起的很早。透过酒店的后窗看到了雅安的老街区,还是砖瓦结构的楼房,估计至少都有五十年的历史了。
虽然我出发的很早,但是雅安的街头已经人头攒动了,有些路口还比较塞车,有点像北京早高峰的味道,而且,还有车主边开车边互相谩骂的场景。
公园里有闹中取静的人们在不紧不慢的练着陈氏太极拳。
青衣江在雅安城的南端被水电站截流了,堤坝两侧有各种雕塑诉说着雅安城的历史。
最后看一眼这个城市,我要转头过江奔向峨眉山去了。
青衣江的南岸就是雅安市的新城,原来这里叫大兴镇。城市的扩张在中国具有普遍现象,不断的摊大饼,所以雅安的饼到了青衣江的南岸。这里既有别野又有海景房,建设的确实很漂亮,但是人口少。
出了雅安城,看到很多熊猫的标志和雕塑,才知道原来熊猫的故乡在这里呀!
雅安的水电站非常密集。这水电站大坝既是拦河坝,又是乡间小路,我这一路上过了四座大坝。
这水电站现在有了一个全新的用途。高峡出平湖之后,湖边就可以开发房地产了啊,这单价怎么也得涨个三四千块吧。
这里的乡间小路就是各种奇特,比如这个路段太陡了,下坡骑起来会直接撞墙的。
出了雅安市的新区便开始了今天第一个爬坡。山不是很高,山上满是茶园。
我正慢慢悠悠的欣赏着茶园,后边一位大哥跟上来。我们一路骑行了几公里,边骑边聊。他是当地的骑友,他说从7月份开始这里一直下雨,在家里憋坏了,今天终于没有雨,就赶紧出来放飞一下,还是请假出来骑行的。
大哥着急要多骑会儿,所以加速前进了。我依然慢慢悠悠的边欣赏风景边骑着,路边的小湖不断出现,不用说了,这都是水电站的大坝和形成的湖泊。
熊猫的故乡哪能没有竹子,实际上熊猫本来不吃竹子,但竹子多了它们也就吃了,吃着吃着就爱上它了。后来它们发现这玩意儿营养并不丰富,所以就一天十几小时不停的吃。
一路上欣赏着茶园和竹海,似乎是慢速,但其实非常快,骑着骑着有点发晕。速度太快,用力过猛,体力消耗大,搞成低血糖了。所以赶快下来吃块巧克力。
这是雅安的槽渔滩景区,由于薄雾笼罩,视觉的穿透力不那么强,而且还下着小雨,所以哥没有心情留恋。
路上随处可见各种水帘洞,感觉像是要去墨脱。去墨脱的路上经常遇到这样的路面,彼时有四轮,不过此时咱有雨衣,更有代入感。
由于一路狂奔,早早就饿了。到小镇吃一碗面,我说要吃肉,老板说那只能给你加几块牛肉了。于是乎加了三块钱的牛肉。我一看这成本都不止三块啊,估计看我骑行蛮可怜的,照顾一下吧。后来还想加点牛肉但不好意思了。
跟着X度的导航一路走过来,发现又进入到乡间小路了。下意识地祈祷起来,千万别被它导到坑里。不过这里的风光蛮好,小路两侧都是柑橘园,这里是柑橘的故乡?
吃完面条果然有力量了,所以很快到了洪雅县的势力范围,不愧是国家园林县城,气候湿润,生态良好,还有翠绿嫩白的大白菜。
这竹子和对面广告牌的造型相得益彰,个性内敛而又张扬。
在洪雅县城南边匆匆溜过,路的北边高楼林立,现代化气息十足,路的南边还是农村,古朴不典雅,显得有点脏乱。
X度终于出手,把我导到坑里了,而且是无数的坑。我就在这样的路上骑了大约8公里。好在咱经历过青藏线的艰苦卓绝岁月,技艺也大幅提高,所以骑起来反而感觉很轻松,过程不断的超各种三轮,四轮的车。
这里村庄的现有居民年龄普遍偏大,背着篓的老奶奶,估计有80岁了,但负重走起来还挺精神。骑自行车的大叔那体力也是杠杠的,我在后面一路跟随,在很陡的坡道上骑了十几分钟,都没追上他。要知道他骑的是老式自行车,还装了半筐蔬菜。
这个小镇叫木城镇,其实它的规模比西藏的绝大部分县城都大,沿路绵延4、5公里。这就是人口密集区城镇的特色。
人家小镇还有奶茶在售,终于有了我秋天里的第一杯奶茶,真不错。关键还很便宜。老板说生意不太好,因为喜欢喝的人比较少。那就是年轻人少呗,年轻人都到大城市里了。所以我建议他搞促销,培养老年人喝奶茶的习惯,这市场就大了。
在小镇,奶茶店老板告诉我后边的路没有坡爬,一马平川到峨眉山。但是一出小镇我就开始了爬坡。再次演绎小马过河的故事。
这个山上竟有这样的土坯老房子,看着有些危险。
山上错落有致的茶田直插山顶,很壮观,也很漂亮。有些茶园里还有人冒着绵绵细雨在采茶,田园人文风光的美,不经意击中你。
但在同一片茶园里,有一边在撒农药,而且味道挺刺鼻的。艾玛,顿时失去了美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采完茶之后再打的农药?
第一次见到这茶花,不娇艳,但清新,依然很美。
在山顶鸟瞰茶园,显得更为壮观。
下山路上尽能看到这样的红石头山,我在想在这儿是不是也能刻大佛?
后来确实都是平路,所以一路狂奔来到了燕郊,不对,是峨眉山市。看到两边高楼林立,感觉像到燕郊一样,路两边尽是发传单的卖房子的小哥哥小姐姐。
一路穿城而过到了旅游度假区,入住酒店后,发现这里也都是卖房子的。人家这房子都是大品牌,还全都是别野。
骑记-明思:高原是体育集训的好地方
今天的骑行体验真是超级棒。虽然爬了两个大坡,骑了公里,但早早就到了峨眉山,而且一点都不觉得累。
从雅安出发穿过城区和新区就开始爬山了,而且还是一个超级陡的盘山路,虽然爬升只有三四百米,但几个回头弯儿就上去了。有的坡度能达到10度以上,骑这样的路段,感觉如果不趴在车上,用力过大的情况下可能连车带人就张过去了。即便是这么陡的坡,今天骑起来感觉非常轻松。在青藏高原4千米海拔的时候,爬坡气都喘不过来,经常是吸两口气,呼一口气的节奏,骑起来非常费劲。但今天即使骑4、5公里这样的陡坡,简直就是一气呵成,一点呼吸急促的感觉都没有。所以爬第1个坡的时候,感觉自己状态太棒了。因为不累,所以就猛蹬。在青藏高原如果碰到这样的坡,时速可能不会超过4公里,但今天爬坡时速能达到7公里以上。所以骑着自己感觉都非常自豪,以为经过两个多月的历练以后,可能就这样的速度了。
第一个坡总共有10公里左右,眼看还有2公里就到垭口了,但突然感觉身体发虚,但这里的海拔还不到1千米,不可能有高反。后来想想,这可能是低血糖的症状。所以赶快吃了一块巧克力,休息了20分钟后状态恢复了。可能因为早餐只吃了几个小饼,估计很快就消化干净了。在高强度骑行的情况下,营养供应不上,就产生了低血糖。
体能恢复后,依然以7、8公里的时速爬上垭口。下了垭口走了十几公里的乡间小路和烂路,有一段二十几公里的小平路。这段平路我的巡航时速能达到25公里,而且几乎是匀速。这样的速度是骑行以来从没有过的。即便原来在北京骑行的时候也没有这样的速度。到了第二个垭口也一样快速爬上,最后到峨眉山一段十几公里的起伏路依然是高速挺近,所以早早的到了峨眉山市。
原来以为自己从藏区下来有各路神佛护体,所以才有这么神勇的状态。但跟后勤医疗组专家老赵同志汇报情况,他从医学专业角度给我做了分析。我是因为刚下高原,血液中的含氧量会突然增高,这突然增高的含氧量,会增加身体各器官的机能,所以才有这么神勇的状态。但这种状态往往持续的时间不会很长,时间久了对身体无益。所以神佛不会在这方面给予护助,是自己多想了。
原来上了一趟高原,使骑行龟速的我达到了活驴的状态,而且这种状态是自己切身体会到的,真实不虚。骑自行车是一种运动,那么其他的运动是不是也可以这样玩儿呢?特别是那些为国争光的体育项目,比如说那个年年都想为国争光而争不到的男足呢。好像他们在云南有个基地,但是海拔也不太高,对体能增加效果几何呢?要高原训练就得到真正的高原,但把这些都整到唐古拉山去,那有点儿为难人了。整到那曲还是不错的选择,一方面可能会提高成绩,另一方面还可以提振那曲的经济。一个球队加上各类保障队伍,再加上各媒体的记者和狗仔队,以及为那些球球们个人服务的各类后援团,估计那曲都得多建好多个宾馆。这对经济的拉动成效比养牦牛来得快。
所以把男足整到那曲去拉练,特别是大赛前夕,在那儿待一两个月。比赛完了再回去继续练,时刻保持高浓度的血容氧量,这绝对比吃兴奋剂等玩意强多了,关键还不违反体育精神。再有就是花小钱儿办大事儿,投入产出比应该会很高。如果比赛情况不理想,直接就从那曲给拉到无人区去。那里他们会结交很多新朋友,什么熊大熊二啊、灰太狼啊有的是,绝对能保证体能杠杠的,能出来的绝对都是罗纳尔多的水平。到时候别说32强了,8强估计都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