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背梁自然保护区风景秀丽
秦岭腹地的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荫葱茏,怪石嶙峋,云海汹涌,奇峰高耸……层层山峦与莽莽森林屏蔽了一切喧嚣,愈发凸显了中国南北分界线上独有而私密的生态之美。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大秦岭的名片,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被确定为40个最优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区之一。
牛背梁是陕西秦岭保护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省持续推进秦岭区域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大力实施飞播造林、森林抚育、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等生态工程建设,抓实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截至目前,秦岭区域森林面积达万多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2%以上,初步建成规模庞大、相对集中连片的自然保护地群,有效保护了全省75%以上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70%以上的野生动植物种群类型、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如今,中国地理分界线上这幅绿意葱茏、生机盎然、山水辉映、万物相和的美丽画卷,就是长期以来陕西坚持不懈推进秦岭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结果。
秦岭自然保护地
数量和面积“双提升”
多年来,陕西坚持把建设自然保护地体系作为推进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来抓。年,陕西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建立的首批自然保护区之一,秦岭海拔最高、生态功能最完整的区域率先进入了保护地体系。年,陕西在秦岭地区建立了第一个自然公园——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也是我国最早批建的森林公园之一。这里不仅是游憩、疗养、科学研究的极佳场所,同时也肩负着保护区域内自然生态资源及宣传推广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职责。年,开启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年10月正式设立。
截至目前,陕西在秦岭范围共建成1个国家公园、31个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点、49个森林公园、11个湿地公园、7个地质公园和15个风景名胜区,总面积0.92万平方公里,占秦岭总面积的15.81%,形成了规模庞大、相对集中连片的自然保护地群,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秦岭自然保护地体系初具雏形。
秦岭“双园”建设
实现“双突破”
“全力推动秦岭国家公园和秦岭国家植物园‘双园’建设”是年陕西省林业重点工作之一。
秦岭国家植物园
事实上,早在20世纪90年代,陕西就提出加强秦岭整体性保护的思路;年启动秦岭国家植物园筹建工作,年陕西省林业局提出筹建“秦岭中央国家公园”;进入新时代,陕西各级协同发力,全力推动秦岭“双园”建设;年,秦岭国家公园设立方案通过论证,秦岭国家植物园被纳入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规划,“双园”建设双双迈入新阶段。
秦岭国家植物园年开园以来,始终把植物科学研究和迁地保护、种植资源储备、生态文明理念传播等作为建园办园的重要内容,组建科研团队,建成科普馆、标本馆、温室馆等多个场馆,设立木樨园、蔷薇园等专科专类园30余个,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科研科普和综合服务设施。截至目前,园区活植物引种记录科属种;标本馆馆藏标本4万余份。长期开展秦岭地区水资源安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安全开展生态质量综合监测,为秦岭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修复提供重要的监测数据和科技支撑。
红豆杉
创建秦岭国家公园,对保护祖脉秦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陕西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