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3/9 11:00:00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月5日讯(记者江学俊)27年来,他坚守在基层山区,致力为群众解除病痛;27年来,他积极投身健康扶贫,带领家庭医生团队走村访户;27年来,他心怀大爱投入工作,以精湛的医术,行医为民……他就是淄博市博山区北博山中心卫生院副院长、副主任中医师康义军。在心里种下从医的种子北博山中心卫生院位于省道旁。当清晨第一缕阳光划过长夜,照耀在大地的时候,康义军的身影准时出现在工作岗位。年10月,康义军出生在博山区池上镇的一个小山村,在全家人的期盼中,他考入山东省中医药学校中医专业学习。由于父母身体不好,上学期间他就立志学好医术,想要为父母调理好身体。“那会家里条件不好,村子也偏僻。特别是下雨,走泥巴路外出看病,更是困难。”康义军说,那会自己就立志要从医,帮助家人和群众解除病痛。随后,在学校不断学习过程中,康义军接触到古人“大医精诚”的理念,处处饱含着的“大医治病”、“大医之体”和“为医之法”的哲理,朴实无华却又意味深远。康义军被深深被吸引,他立志要秉承“大医之心”,行“大医之道”,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年毕业后,康义军义无反顾地选择来到博山区北博山中心卫生院中医科工作。在北博山中心卫生院,康义军一干就是27年。扎根山区弘扬医院工作之前,北博山中心卫生院并没有中医科康复科。为了解决山区群众常年在田间劳作,许多患有腰腿痛病的情况,他只好在下班的时候,骑上自行车,背着医药箱到周边山村进行义诊,同时向群众宣传中医康复知识。康义军对患者体贴细致入微,因为山区群众以老年人居多且收入较低,他所开处方常常几元一副,效果又好,得到山区群众的一致好评。年10月,在康义军的带领下,医院成立了中医康复中心,许多患者慕名而来。随着发展壮大,年医院率先成立了国医堂,后在年成立了康义军工作室,科室成员由他1个人发展成为由7个人组成的中医诊疗团队,目前日平均接诊人次数达到50余人次,年度收治住院患者数到余人次。“这些年来,虽然很辛苦,但看到病人恢复健康,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康义军说。建设健康乡村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的医师,康义军对农村有着特殊的感情。脱贫攻坚阶段,他积极响应健康扶贫政策,带领团队走村访户,作为家庭医生开展健康扶贫。康义军带领团队根据当地群众的一般时间安排专门调整了工作日程,医院患者,忙到中午11点下村入户,直到下午3点吃中午饭,然后晚6点再入户,一直工作到晚上9点左右。他帮扶的2个贫困村共有33户、56名贫困群众,对这些困难群众,每个人的情况康义军都了如指掌,每个人的用药情况都一一装在脑海中。康义军尽量搜集每家每户贫困患者的住院以及各种检查材料,为每一位贫困病患办理帮扶手续,努力让每一个贫困患者在健康扶贫的路上都“不掉队”。27年来,康义军坚守山区,一路艰辛一路收获,先后被评为“淄博市基层优秀中医药工作者”“淄博市基层名中医”“淄博基层名医”“山东基层名中医”“齐鲁基层名医”“山东好医生”“齐鲁最美健康卫士”等称号。“做好山区老百姓健康的守门人,这就是我存在的价值。”康义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