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代周报
大家都为了追求“发光的东西”而生活。/《关口知宏之中国铁道大纪行》
回看这部十四年前日本NHK推出的旅行纪录片,我们或许能抽身其外,猛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外出都叫旅行,和这个男人相比,我们可能只是在花钱搬运自己的身体。
“从前的车马慢”,旧时光似乎是一层天然滤镜,在这部纪录片里,我们分明看到了许多中国人平和的生活,或许,那也是你我曾经的生活。
年轻人出行,讲究一个“快”字。
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客流量将达2.65亿人次。被“人山人海”支配的恐惧并没有打消中国人的出行念头。
人生苦短,假期有限。好不容易调休出来的五一小长假,必须日行千里、举步生风,最大程度地节约时间。
乘坐最快捷的交通工具,来到众所周知的旅游景点,观光打卡、觅食消费,然后拖着一个“病躯”回到公司,这可能是很多现代人的旅行。
厦门曾厝垵。/图虫创意
但回看这部14年前日本NHK推出的旅行纪录片,我们或许能抽身其外,猛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外出都叫旅行,和这个男人相比,我们可能只是在花钱搬运自己的身体。
年,为纪念中日建交35周年,NHK联合艺人关口知宏,以搭乘铁路列车的方式,由北至南穿越大半个中国,20个省、市、自治区,合计用时5个多月,并将这一过程制作成纪录片,播放给全世界人民观看。
日本观众称这部纪录片让自己“了解到了真正的中国”,而每个看过这部纪录片的人,都会被立马治愈,燃起出去走走的强烈愿望。
它就是《关口知宏之中国铁道大纪行》。
好奇宝宝关口桑的蹭吃蹭喝之旅
这趟穿越大半个中国的铁道之行分为春秋两篇。
春季篇4月3日从拉萨出发,经四川成都、云南昆明,沿路走过广州、桂林,经停上海,最后到达古都西安,用时大约两个月;秋季篇同年9月2日从西安出发,11月15日抵达终点喀什。
经过一位专门研究中国铁道交通的日本学者的设计,这条铁路线是当年在中国能实现不走回头路的最长线路。
关口知宏在当时是日本年仅34岁的年轻演员,曾出演过不少日剧、电影和话剧。除了固定的乘车线路,节目组没有提前安排任何旅游攻略,走到哪里算哪里,看见什么吃什么。
“好奇宝宝”关口知宏的中国之旅由此开始了。
旅途一开始,迎接他的就是和富士山主峰差不多海拔的城市——拉萨。窗外人迹罕至,他只能看见远处雄壮的雪山和眼前广袤的土地。
在那曲站短暂下车停留,关口呼吸着稀薄的空气,站立在广阔的天地之间,他不禁感慨:不愧是大陆!
来到青海省省会西宁,这里的高楼大厦和沿途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
关口走到路边的一家炭火羊肉店,一串五毛钱的羊肉串立刻击穿了他的味蕾。
他有时候会说一些奇奇怪怪的话。
于是他跟店主立下十年之约:“十年之后我们再见吧。”
就像一个初次下山闯荡江湖的世外高人,突然留下一句高深莫测的话,然后拍拍屁股走人。
十年之后,关口失约了。
看到两个老大爷在路边卖野菜,他凑上去询问他们在卖什么,可以直接吃吗?人家告诉他拿回家里煮着好吃,他没听懂,直接把香椿放到嘴里嚼。
在蹭吃蹭喝这件事上,关口桑有着独特的方法和好运气,仅仅凭借着“你好”“这是什么”“好吃”“谢谢”几句口头禅就能走遍全中国。
爬峨眉山时,他原本想造访寺院,没想到意外走入小路,闯进一户农民家里。
看到主人家正在做晚饭,他自来熟地上去问人家今天做什么菜。热情的女主人告诉他,晚上煮腊肉,邀请他留下来一起吃饭。
听到吃的,关口就很开心。
关口听到翻译转述后,用独属于日剧的方式扭动身体,害羞地说:“这怎么好意思呢,我一点也不敢奢望。”
下一秒立刻恢复正经,弯腰鞠躬,说:“那就不客气了!”
这趟中国之行处处充满这样的意外之喜。走着走着,兴致来了,关口就打开画册,开始在路边写生,引来一群人围观。
人群之中,他认出其中一个大叔是在火车站外搭讪过自己的蹦蹦车司机。
关口请他带自己去适合写生的地方,还没搞清楚是什么情况,他和司机就已经风驰在路上了。
蹦蹦车颠了20分钟,来到郊外的灵岩寺,这是8世纪唐朝由天然岩石开拙而成的石窟寺庙。
关口坐在寺庙前的台阶上,曲径通幽,万籁俱寂,人和美景在无意中邂逅。
在贵阳农村,他偶然遇上正准备出门上坟的一户人家,于是试探地问他们:“远吗?我可以跟你们一起去吗?”
没想到对方一口答应了,关口也就屁颠屁颠地跟着去上坟。
这种陌生人之间毫无戒备的亲近感,如今看来完全匪夷所思。
听说四川内江市以书画闻名,关口就满大街地找书画家,没想到真的被他找到一家书画店。
他问书画老师:“去过许多国家旅行,了解其他国家,借此了解自己和自己的国家,从而一点一滴地认识自己,可以用什么文字来形容。”
老师送给他四个字:异乡有悟。
当时的观众或许不会想到,多年之后,一句类似的祝福“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会同样温暖两国人民的心。
“没有之旅”
美国旅行作家保罗·索鲁曾在他的游记《在中国大地上》说:“最差的火车往往会带你穿越最神奇的地方,这几乎是一条不言自明的真理。”
每一个看过《关口知宏之中国铁道大纪行》的观众,都无法不被那个年代中国社会的市井生活、中国人的淳朴善良所感动和震撼。
火车就像一个微型世界,将这些素材凝聚和串联起来。
一位妇女在火车上织毛线,关口问她做这个开心吗?她笑着回答:“开心啊。”
聊到后来,她现场织了两件针织品——一块蓝色的方巾、一朵红色的花朵——送给关口知宏。
来自陌生人的礼物让关口惊讶:“这里的人怎么说呢,会送这样的东西给素昧平生的人,真是让人感动。”
火车上,坐在对面的小情侣一边秀恩爱,一边吃起飘香的方便面,关口既馋又羡慕,旁边一位阿姨见状,拿出自己包里的泡面、卤蛋、葵瓜子,递给关口吃。
他一边吃着泡面,一边憨笑着对阿姨说:“你这么亲切,还请我吃东西。”阿姨大方表示:“没关系!到我们这里来了,(我们)就是一家人。”
夏天,他在农村乡间小路上玩耍,被小朋友带到自己家,家里的老奶奶见到客人,第一反应用手理了理头发,拽起衣角擦了擦脸。
奶奶亲切地打来凉水给关口解渴,用蒲扇给他扇风。
来到吐鲁番的农村,路边放羊的阿姨突然把绳子交给他,邀请他到家里做客,拿出各种美食招呼这位远道而来的贵客。
聊天中才知道,这家的女儿因为成绩没有达标,又没钱给赞助费,所以上不了梦想的护士学校。但贫穷并没有消磨他们对外人的热情。
这趟旅程同样照出了那个年代的世俗风情和众生相。
火车发车前,有情侣会隔着窗户玻璃依依惜别。
马上要当爸爸妈妈的小两口相视而笑,幸福感溢于言表。
那时人与人的情感,缠绵又温柔。
火车上还会经常遇到年轻的大学生和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有一个广西师范学院的学生对关口说,自己梦想去日本,可惜没有钱,关口鼓励他“以后一定要来”。
在夜晚的卧铺车厢里,三个大学生和关口谈起中日两国的差异,有女生说自己对日本很感兴趣,经常看日剧,很喜欢岩井俊二的电影,宫崎骏是她的“神”。
她看日剧里所有人的表情都很丰富,所以自己平常也会模仿,但关口却觉得中国人的表情更和蔼、变化更大。
“日本人就算察觉到有摄像机在拍摄,大部分人会装作不知道,只会偷偷瞥一下摄影机,中国人却会凑上去盯着看,当你跟他们说话,他们就马上露出笑脸了。”
同行的男生觉得日剧里的家庭妇女很不可思议,她们会在家里打点好一切,伺候下班回家的丈夫。关口听了之后,没说什么,只是建议他去日本看看真实的情况。
这些年轻人代表着当时中国最鲜活、生动的一群人,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和向往,怀抱着蓬勃的愿望去精进自我、改良社会、拥抱世界。
关口知宏把自己的这次中国之旅称为“没有之旅”,他在博客中写道:
我们日本人有自谦的价值观,即使在自夸的时候也要在前面加上“这没什么了不起”之类的话,听到的人当时不说什么,过后却会评论这个人的自大,引起不融洽,这种事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
中国人则没有这种“心理游戏”,他们没有那种怪怪的自夸,也不要求别人自谦。除此之外,还有好多“没有”。在我实地接触到的人中,没有人因为中国年的历史而夸夸其谈;没有人因为我是不会讲中文的外国人而不理不睬;没有人因为自己生活的艰辛而仇恨别人的幸福……发现这些“没有”,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南京一大爷对关口说:“中日友好,这是我们的愿望。”
为了追求“发光的东西”而生活
《中国铁道大纪行》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它展现了中国的壮美河山、人民的淳朴热情,更在于它用最为朴实、平民化的镜头表现出当时“变革中的中国”。
那是一个尚未完全与世界对接的前智能时代,年北京奥运会还没举办,青藏铁路正要全面开通。
当刘欢和莎拉布莱曼在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共同演唱《我和你》时,我们都相信世界会更好。
镜头记录下的路人,脸上没有显而易见的烦恼,没有人在大街上低头捧着手机,刷着各式应用软件,房价尚未起飞,内卷和加班更是生疏的词汇。
“从前的车马慢”,旧时光似乎是一层天然滤镜,在这部纪录片里,我们分明看到了许多中国人平和的生活,那或许也是你我曾经的生活。
但一些属于未来的巨大变革,也在14年前埋下伏笔,《中国铁道大纪行》将这一现象如实记录下来。
每到一个城市,旁白都会说出当地人口数和特色产业。镜头几乎会给每个大型火车站一个全景,展现拥挤的人潮和行色匆忙的国人。
广州火车站前的人流。
形形色色的打工者也是火车车厢里的主要面孔。
五一黄金周,广州的火车上挤满了回乡及旅行的人,车厢内拥挤得连站立的地方都没有。
在农村,经常可以看见一帮聚在一起玩闹的孩童,他们的父母大多在外打工,他们成为留守儿童,和家里的留守老人共同生活。
有老人背着颗蛋去见亲戚,老人把鸡蛋包裹在米里,防止鸡蛋在路上被挤破。
关口惊讶于一个老人竟然能背起这么重的背篓,尽管“以前的日本人也是这样”。
在昆明的一个县城,关口在大桥上看到很多搬运工,附近有集市,他们正等待着有人下单,运送沉重物件。眼前的竹筐,就是他们的饭碗。
关口还在火车上见到了拉祜族的两姐妹,姐姐从村寨嫁到广州,妹妹送她回去,两人需要步行两小时,再坐八个小时的火车,才能抵达广州。
传统的拉祜族村落盛行母系大家族制度,女人的地位比男人强。姐姐外嫁之后,家庭性别关系发生调转,她需要做家务、照顾丈夫。
关口问她后悔吗,她说不后悔,因为广州的生活水准和交通都比村里好很多。
妹妹已经在村里结了婚,生了小孩,没有其他人生选择,她说:“只希望女儿长大了能乌鸦变凤凰地出去,让她好好读书,像你(关口知宏)一样,过得幸福开心。”
姐妹俩的回答宛如那个年代的最强音,大家都怀着“去大城市,出人头地,改善自己和家人生活”的质朴愿望。
他们也相信,只要努力,梦想总有一天会在他们这一代或者下一代中实现,就像脚下的火车,早晚会抵达目的地。
铁路旅行结束的前一天,在新疆阿克苏,关口看到棉花田里一个辛苦采摘棉花的妇女,提出要帮她一起摘。
棉花田和风发出不同的沙沙声,画面一片枯黄色,一个日本男人和一个中国少数民族妇女在田里弯下腰,什么都不说,就静静地摘棉花,那是独属于二人的忙碌时光。
就像纪录片的主题曲《发光的东西》所表达的,大家都为了追求“发光的东西”而生活。
[1]《豆瓣9.4,毕生之愿,不过如此》独立鱼电影
[2]《在日本观众中引起热烈反响》环球在线
[3]《NHK“关口知宏铁道纪行”系列纪录片中的中日欧形象研究》.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