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70年坐观风云,70年气象万千底气源自
TUhjnbcbe - 2023/7/25 21:52:00
北京最好的扁平疣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8833387258790876&wfr=spider&for=pc
北京最好的扁平疣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8833387258790876&wfr=spider&for=pc

科技日报记者付丽丽

“今天,新中国气象事业走过了70年的光辉历程,经过50年的发展,风云气象卫星也从最初依赖国外到如今服务全球。作为其中一员,我倍感荣幸和振奋。未来,我将继续不忘初心,做好风云卫星资料应用工作,最大限度发挥卫星效益,服务好国家经济和一带一路建设。”9日,在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座谈会结束后,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张鹏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年12月8日,中国气象局的前身中央*委气象局成立。70年,凌云志不改。

从21人的延安清凉山气象训练队到如今十余万之众的高素质气象人才队伍,从观测预报服务业务基础薄弱到气象现代化整体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从以服务国防为主到走入寻常百姓家……

70年新中国气象事业史波澜壮阔,荡气回肠。

监测精密

从地面人工到空天地一体化自动观测

西藏那曲市,年,陈金水和同事们在海拔米的安多,一镐一镐平整出一个标准气象观测场,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安多气象站。

“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氧气吃不饱……”这句俗语是人们眼中的安多。“零下27度的夜里,背上刺疼,翻身一看,被褥和床板已冻在一起。在常年被白雪覆盖的地方开展气象观测,我们克服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今年已经86岁高龄的陈金水老人,回忆起当年仍印象深刻。

地面观测作为最基本的观测业务。高山之巅、沙漠腹地、海上小岛,到处都有气象观测者的身影。

年1月28日,安多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在夜间工作。来源:中国气象局

70年光阴,我国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仅有的个台站到如今建成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平均站距小于30公里,全国乡镇覆盖率达96.6%;经历目力及定性观察、人工仪器测量、自动化观测等阶段,地面观测数据传输时效缩短至1分钟,地面观测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在太空,我国已成功发射17颗风云气象卫星,目前有7颗在轨业务运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具有极轨和静止两个系列业务气象卫星的国家和地区。“尤其是风云二号H星,成为气象服务‘一带一路’的主力卫星,对沿线国家台风、暴雨、森林草原火灾等监测发挥了重要作用。”张鹏说。

中国将风云二号H星定点于东经79°,可为南亚、西亚、中亚和大部分非洲国家提供持续遥感观测支持。来源: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预报精准

业务能力大幅提升

从以手工绘制天气图为主,到以数值预报为主、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人机交互一键式发布预报预警;从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到自动化、客观化、定量化的预报分析方法……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预报预测技术不断跨越升级,预报预测产品持续推陈出新。

年7月,第6号台风“格罗里亚”在我国东部沿海肆虐,江海堤岸多处决口,造成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百姓伤亡。

年7月,超强台风“威马逊”登陆广东湛江,带来长达十多小时的狂风暴雨。但根据精准预报,湛江提前部署,创造了“零死亡”的防台风奇迹。

风云四号A星年台风“卡努”监测图。来源:中国气象报

70年来,每一次台风来袭时,气象工作者的牵挂和紧张都不曾减少半分,但不断提高的预报预测水平让他们逐渐多了一份从容和自信。近年来,我国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稳定在70公里左右,各时效预报全面超过美国和日本,达国际领先水平。

不仅是台风预报,降水、雷电、雾-霾、沙尘等预报预测准确率也整体得以提升。有数字为证,全国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88%,强对流预警时间提前至38分钟。“如今,我国已建成了精细化、无缝隙的现代气象预报预测系统,能够发布从分钟、小时到月、季、年的预报预测产品。”国家气象中心主任王建捷说。

服务精细

从粗犷单一到细致入微

“气象部门要把天气常常告诉老百姓。”年,毛泽东同志对气象部门的指示,确立了气象为老百姓服务的根本宗旨。

70年前,人们获取的气象信息有限;70年后,各种气象产品琳琅满目。以前气象部门发布城镇天气预报,内容只包括多个城镇的天气现象、高低温和风速风向预报,频次也只是一天三次,预报的时间精度和空间精度不够高。

陕西省格点预报产品风场预报。来源:中国气象报(唐宇琨供图)

如今,格点预报,让公众可以打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了解自己当前所处位置是什么样的天气,还可以知道未来一小时或几小时包括降雨量、气温和湿度等要素的变化。

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各类方阵意气风发,飞行梯队鹰击长空。70年前的这一天,新中国首批气象预报员守护开国大典精彩呈现。每一次重大活动精彩呈现的背后,都有气象的“身影”。

而这背后,依靠科技、创新不止,正是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成功的底气之源。

每一次重大活动气象保障,都是大量最新科技成果投入实践运用的探索创新,是对我国风云气象卫星、新一代天气雷达、数值天气预报、人工影响天气等众多领域科技成果的充分展示,也是对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全面检验,更是中国气象在从追赶国际到与先进并跑的侧写。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陈可轩

审核:管晶晶

1
查看完整版本: 70年坐观风云,70年气象万千底气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