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科普什么是永久军衔为什么有的人退伍后
TUhjnbcbe - 2023/2/24 8:25:00

荣誉地位和衣食住行一样,都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革命导师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作为社会意识重要组成的荣誉地位,是个人社会经济地位的直接反映。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更是将自我实现需求看作最高层次的个人需要。

其中获得社会和他人的认可,收获赞誉和荣誉是自我实现的重要方面。总之,个人荣誉是个人在满足了衣食之忧,稻粱之谋后,更高层次的生活追求。

在历史和现实中,但凡创大业、立大功者,除了收获应得的物质待遇外,一般也都会被授予各种荣誉地位和称号,以表彰其功绩。*队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组织形态,更是极端重视个人荣誉地位。

*人在*队中获得的各种荣誉称号,是对个人功绩的肯定,可以相伴终身,光耀门楣。一般而言,在职*人尤其*官,通常以*衔和实际职务,作为衡量职权高低的主要依据。

*人退役之后,不能再正常履行*官职能,实际职务自然随之卸去(比如师长退役之后,自然不能继续指挥千*万马)。但*衔作为一种身份象征,荣誉地位,却依然可以保留。

那些对*队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者,甚至可以在退休后继续保留“永久*衔”,这是对其戎马一生的肯定,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地位。

一、“概念剖析”——“永久*衔”制度的基本内容

关于*队内部的上下级的等级序列,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两种版本——其一,元帅、大将、上将......,这是*衔制度。*队是国家的“暴力机器”,*人承担着守护疆土的重任。在战争年代,进入*营就意味着要血战疆场,要真刀真枪的与敌人拼命,甚至马革裹尸还。

在和平年代,*人虽然不再需要和敌人直接拼杀,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人平时要承担繁重的训练任务,学习文化知识。一旦遇到水旱灾害,冲在第一线、离危险最近的,也总是我们的人民子弟兵。

对于这些“战时流血,平时流汗”的英雄,国家自然会根据他们的能力,贡献,表现授予相应的等级称号,这就是*衔,是*人们一生的光辉与荣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进行了多次*衔制度改革。

时至今日,我们国家的*衔制度可以分为“三等十级”——将官: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至于*旅电视剧中常出现的*长、师长、旅长......,则是职务制度。

职务和*衔有一定的联系,却不能完全一致。解放*著名学者徐焰将*曾将这二者形象地比喻为:“*衔相当‘帽子’,职务如同‘椅子’”——职务代表着一个*官可以实际指挥多少人;*衔则代表一名*人在*队中的荣誉地位。

目前,世界各国通行的*衔制度,普遍分为“永久*衔”和“临时*衔”两种。

所谓“永久*衔”,又被称为“个人*衔”或者叫“正式*衔”,是依据*官在任职期间的业务能力、道德情操、实际业绩、对*队的长远贡献,以及个人资历等综合性因素,统筹考虑授予的*队等级称号。

比如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听到*官们被称呼“某某将*”,将*通常都是“永久*衔”。在我们中国,“永久*衔”都是需要中央*委统一授予的,是*中至高无上的荣誉。“永久*衔”代表的是披肝沥胆的*队英雄的赞誉和肯定,退休后也不会被收回。

这就和学术界万人敬仰的“两院院士”称号一样——即便老人们年老体衰不能继续履行职能,作为荣誉称号的“院士头衔”也会保留终身。同时,为了和在役*官进行区分,退休后的*人的*衔前面也通常都特别标注出“退役”二字。

当然,“永久*衔”仅仅是国家和人民授予*人的荣誉地位,绝非“铁杆庄稼”,更不是“金牌令箭”。如果这些同志不够自律搞个违法犯罪啥的,“永久*衔”也会被收回,但是这种情况极为罕见。

二、“概念对比”——“永久*衔”与“临时*衔”的相互区分

与“永久*衔”相对应的自然就是“临时*衔”。所谓的“临时*衔”也被称为“职务*衔”或者叫“名誉晋级”,实际上就是按照*队实际工作需要,给*官们临时加上去的*衔。

换言之,在某一阶段或者某一工作中需要某位*官承担高于自己目前*衔的职能,那么*队就临时授予这位*官较高职衔,这种“临时*衔”当然也会随着职务的下降和升迁从而升降。这种“临时*衔”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

早在17世纪初期,英国*队在一次作战中损失惨重,大量*官阵亡,*队指挥系统几乎瘫痪。为了保证*队的正常指挥不受影响,*方高层便以“临危受命”的方式,提升了一些低级*官的*衔,授予他们指挥权,只有*衔但不享受相关待遇。

后来,这种“临时*衔”制度便随着英国的殖民扩张在全世界扩散开来。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之后,开始全面学习西方先进的*队组织形式,“临时*衔”制度作为“舶来品”也在中国*队中逐渐普及,但当时我们国内将这种“临时*衔”制度称之为“加衔”,被“加衔”的*官佩戴相应的*衔符号,但不享受这个*衔的待遇。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方便部队职务相一致,便于战时指挥和管理,在战争时期将时职责和指挥权全部交给有指挥能力的*官,同时也可以避免出现很多*衔十分高的*官的局面。

目前,多数国家实行的都是“临时*衔”和“永久*衔”相互结合的*衔制度。更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队虽然也实行“永久*衔”制度,但具体方案规定的更为精细。美国*队中*官的晋升分为“永久晋升”和“临时晋升”两种类型。

经过永久晋升渠道的*衔就是“永久*衔”,或者叫“正式*衔”,不经过特定的法律程序不得随意降级或者剥夺,个人终身享有。

而临时升级的*衔称就是“临时*衔”,也称为“职务*衔”,一旦具体职务结束,临时*衔也就随之自然消失,*人退回到到原来的“永久*衔”。

按照美*规定规定,美国*官的“永久*衔”和临时*衔的之间的差距不可超过两级,而且在需要时可以直接授予*人“荣誉*衔”,也是终身享有,除非犯罪不得剥夺。

三、“历史溯源”——中国“永久*衔”制度的后果前因

从历史上看,我们的中国人民解放*一直是实行的都是“永久*衔”和“临时*衔”相结合的制度。

早在年2月,中央*委就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官服役条例》。在*中央和毛主席的直接关怀和领导下,全*开始了首次正式*衔评定工作。

《中国人民解放**官服役条例》就明确规定:“中国人民解放**衔是*官终身的光荣称号,非因犯罪经法院判决,不得剥夺”。

也就是说,除非*官本人违法乱纪,*衔神圣不可剥夺,这是我*历史上对“永久*衔”制度的最早表述。但不久之后,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因素,我国的*衔制度发展遭遇了一些挫折。

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颁布了了《关于取消中国人民解放**衔制的决定》。这也就意味着,从年6月1日期,中国人民解放**衔制度正式废止,我*经历了很长一段没有*衔的历史,“永久*衔”制度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年5月,在以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委的直接领导下,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衔制度正式在我*中恢复使用。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官*衔条例》正式颁布实施,*衔作为*人的神圣荣誉,受到了法律的严格保护。

自此之后,*衔制度作为对人民解放*进行表彰和嘉奖的重要方式,一直延续至今。

年,前文所述的《中国人民解放**官*衔条例》又进行了多处修改,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对“永久*衔”制度进行了正式规定——“现役*官在退役后,如无意外情况,其退役时的*衔将予以保留,成为‘永久*衔’”。

同样的“永久*衔”,不同的*种之间也会被加上不同的称谓,比如“空*上尉”、“海*上校”等,那些掌握专业技术的*衔前面,还会加上“专业技术”称号,以示区分。

当那些在役*官退役之后,部队会在他的*衔前面加上“退役”二字,作为其对其他现役*人的区分,这是“临时*衔”跟“永久*衔”最大的差异。

但同时,关于“永久*衔”和“临时*衔”的具体差异分野,则随着历史的变迁,被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按照我们国家部队的现行规定,临时*衔配备相应*衔的肩章,但并不享受相关*衔的福利待遇。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一支*队,我*设立“临时*衔”的意义十分重要。比如,我*规模庞大,兵种繁多,各个部队和*种之间人员往来流动十分频繁,*官们需要执行特殊任务的情况也是十分常见。

设置“临时*衔”,让*官可以随着实际职权的变化适时调整职务*衔,能够让*官在执行任务时,更好地熟悉和管理本部士兵,清楚每一名士兵的基本情况,上下级关系明确,指挥起来更加名正言顺,得心应手。

比如,我*除了百万雄师的正规*之外,还有数百万的预备役部队。那些预备役*人在预备期期间获得的*衔,就属于“预备役*衔”,而“预备役*衔”实际上就是一种“临时*衔”,从预备役退役之后,其*衔就会被部队撤回。

这种灵活的*衔制度对我*的发展意义重大,如前文所述,这种“永久*衔”的特点是,*官的荣誉称号、待遇等级和职务高低等诸多因素融和一体,这是对*人的鼓励和嘉奖。

另一方面,*衔也就具备了规定部队指挥关系,和调整个人利益关系的两种指能,事半功倍。理论上讲,“永久*衔”和实际职务之间的关系是,“*衔受到职务的制约”,换言之,*官的*衔只能在其所任职务编制*衔范围内授予或晋升。

因此,每一个职级*官都会对应一个“基准*衔”(通常较低),和一个“辅助*衔”(通常较高)。*衔的授予要在这个范围内进行,可以是“高衔”,也可以是“低衔”。所以在实行“永久*衔”制度的国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职衔倒挂”的现象。

有可能资历相对较浅的连长是“中尉”,而资格较老的副连长却是上尉。这种情况在战争时期以及战后一段时期内,颇为常见。比如,在我*历史上,师长的“基准*衔”是大校,“辅助*衔”则是少将。

在年第二次授衔时,我*中就有一批的德才兼备,资历颇深(战争时期入伍、且任师职时间较长)的正师职*官,被授予了少将*衔。这些少将师长在工资、住房等方面的待遇,甚至要要高于大校副*长。

我们以前一阵子热播的*事大剧电影《 》为例,伍千里(*饰演)和雷公(胡*饰演)就是这种复杂关系——雷公在参*早,在部队在资历深,威望高,但实际职务却只是排长,低于伍千里。

这种“职衔倒挂”作为“永久*衔”制度下的一种“怪现象”,处理不要容易导致部队人事管理混乱,这在讲究“令行禁止”的部队中是坚决不允许出现的。

为了解决*衔制度和职务制度的这一矛盾,《中国人民解放**官*衔条例》明文规定:“*衔高的*官和*衔低的*官之间,*衔高的为上级;但当*衔高的*官在具体职务上隶属于*衔低的*官时,职务高的就是上级”。

比如在上世纪60年代年代,某十九兵团司令杨得志同志是上将*衔,而作为*委的罗瑞卿同志是大将*衔,在*衔层面罗瑞卿是上级。但如果面临作战任务时,除非遇到必要情况需要*委直接指挥*队,罗瑞卿大将作为兵团*委,就要服从杨得志上将的命令。

当然,我们的*队,历来讲究精诚合作,官兵平等,无论哪个*衔都是*的卫士,人民的子弟兵,*委和*事主官之间只有分工,没有“分权”,更不会有“争权夺利”。

四、结束语

作为荣誉称号,“永久*衔”也并不是每一名*人都可以拥有的,只有做出了较大贡献,被授予了*衔的*官才能拥有。总而言之,*衔是*人最重要的个人荣誉,这些荣誉凝聚着他们的青春和汗水。

即便退役之后,他们的付出和辛苦,也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尊重——退伍*人退伍不褪色,这就是“永久*衔”最好的诠释!

五、参考文献

[1]《世界*事百科系列》编委会:《世界*事制度》,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年版。

[2]徐平:《新中国实行*衔制纪实》,北京:金城出版社,年版。

[3]于永波:《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官*衔条例修正案(草案)》的说明——年5月5日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4]钱明荣:《关于退役*人荣誉体系建设的思考》,载于《嘉兴日报》,年5月16日。

[5]冯开华:《年5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取消*衔制》,中国*网,年05月22日。

[2]张西美朵、韩庆:《中国人民解放**衔制,新华网,年07月12日。

[3]韩建平:《十人晋升上将,央视帮你看懂解放**衔》,新华网/央视新闻,年08月01日。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普什么是永久军衔为什么有的人退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