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报得好=理想大学+理想专业+理想未来+……
各地高考成绩已经陆续出来,
出分后6天需填报专业志愿,
可谓……
有人问,
学大气科学就是去做预报员吗?
小编今天请来了气象相关专业毕业的学长们,
给你们一点过来人的经验!
Q1:你是如何选中气象科学专业的?
上学后感觉如何?
我来自皖南的一个小县城,对于气象的了解,除了听过天气预报外,只知道我家旁边的一座小山上有个气象站。
当年报考志愿时,刚刚下岗的父亲帮我选了气象专业,认为去气象局上班是个“铁饭碗”。就这样,我稀里糊涂地去了兰州大学学气象。
上学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天气动力学》这门课程。因为是理科,难度很大,推导公式往往需要一两页草稿纸,非常考验人的耐性和毅力。
说实话,报考大气专业之前什么都不懂。考之前我以为是学天文的,内心上只是很想成为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后来上大学后才知道,原来和天文没关系,但是和地理密切相关。
上学时我最喜欢的是高等数学课。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让我着魔,正好气象专业需要数学物理学得好。每次上课,我都会让同学帮我占前两排的位置。可以说,对数据的爱好从大学时就培养起来。
高考报志愿时机缘巧合地选择了气象。当时并不知道毕业以后会怎么样,以为会像宋英杰老师一样出现在每天的《新闻联播》之后。
刚入学时,数理基础和编程学得一头雾水,经常会思考“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的人生哲学问题。课程之余,我很喜欢跑到气象台听培训班的各种课程,喜欢拿着天气图跟老师刨根问底。
后来干脆在气象台做了学生助理,每天早上听中央气象台的天气会商,看着自己未来可能要做的工作思考现在每一门学科的意义。后来终于建立了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对专业越来越热爱,越来越痴迷。
我与气象结缘的时间并不早。直到大学考研选专业时,我放弃了未来可能成为女程序员的人生,选择去一个离家稍近、听着又高冷的学校——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学习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转到气象专业,起初我真是经历了一段听不懂、学不会的过程。然而,也正是得益于我的计算机专业,我迅速接下了青藏高原研究所大气组内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作,并与课题组实地去了青藏高原的格尔木、那曲、日喀则等地采集数据。
清澈神圣的纳木错、如玉一般碧绿的羊湖,以及映衬着雪山的红色藏式名居,异样的风景极大地开阔了我的眼界,增长了我的见识,也坚定了我要继续从事气象工作的决心。
Q2:气象专业毕业后工作好找么?
工作后感觉如何?
方翀
气象专业还是很好找工作的。地方气象局、部队气象局、民航部门都有大量的需求,本科找工作难度都不大。我毕业那年,最早来招聘的两个军区就把班上一半的同学“要”走了,其余不打算进部队的同学要么考研,要么也顺利地在地方气象局找到了工作。我大学同宿舍的6个人,其中3个在中国气象局,2个去了部队,1个去了中科院下属研究所做科研。
方翀(左)接受记者采访。
我从毕业后到现在,一直从事天气预报工作。年中央气象台建立强天气预报中心,我被借调至中央气象台交流,年从安徽省气象台调至中央气象台工作,之后慢慢才走上首席预报员的岗位。
报考气象专业前,以为很轻松。但工作后发现,身上的责任很大。记得有次没有预报出下雨,结果凌晨两三点听到雨声,就再也睡不着了。之后还接到市民的问责电话,心里很不是滋味。然而天气预报是一门预测科学,本身就有一些疑难杂症,不可能百分之百预报准确,只要尽力而为,自己问心无愧就容易释怀。
毕业时,学大气专业的人工作很好找,全部都能找到。但是当时我们很迷茫,只想去工作,从没想过读研究生继续学习。
我的第一份工作,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预报员。我记得第一次预报下雨天气那次过程后,即便累得不行,下夜班后也睡不着,会在窗户外徘徊等着雨下来了才能安心睡去。
林忠
工作中的林忠。
我一直是一个不安分的人,耐不住寂寞,做了一年预报员后,想去更大的城市看看“风景”,便考研去了北京。
毕业后,我和同伴合伙创立了象缉科技气象工作,为企业提供商业气象数据和服务。对我而言,现在的工作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创业让我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想法。
李思霖
求职的过程比较顺利,面试的第一家就签了协议,是北京的一家公司。
后来得知部队特招,我便重拾起我内心深处的军旅梦,成为了武警部队的一名气象干部。
工作中的李思霖。
我不仅是气象人,还是一名人民守夜人。当这两种身份重合,就是把自己的专业优势应用到航空应急救援事业当中,帮助队伍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保证每一次救援任务科学、高效的实施。
年转制改革后,我便成为了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队伍中的一员。我积极联系黑龙江大庆市气象局,建立天气会商制度,丰富数值预报产品种类,为遂行多样化抢险救援任务提供更精准更全面的气象保障。
今年4月,应急管理部和中国气象局签署合作方案,对于一个奋战在应急救援一线的气象人,我非常激动。因为我深知,从防灾减灾到任务一线对气象的需求有多迫切,气象在应急救援行业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毕业后,我自然而然地选择向气象部门投简历,经过笔试面试后来到了中国气象报社,做起了记者编辑的工作。
谷星月
谷星月跟随采访对象体验山上的天气变化。
由于研究生期间积累了一定的气象知识,我在采访科研工作者和气象专家的时候,能够很快理解他们说的专业词汇和输出的信息,也能和他们聊得起来,对我挖掘他们的科研故事和进展有很大的帮助。
Q3:如果要重来,
还会不会选择气象专业?
方翀:
大气专业虽然相对比较冷门,但学习的难度并不小,需要很强的数学物理基础,若是以后从事天气预报,则需要很强的责任心,但是大气专业确实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要你愿意努力、有责任心,就一定会有回报。
林忠:
对于大气专业我一直觉得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专业,能预测未来发生的事,你想想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但是现在气象系统的待遇确实需要提高。如果重来,我想我会再选择气象专业,因为经历过了,“坑”会更少。对于即将报专业的准大学生,可以多查查信息,多找找喜欢的专业,找准自己的目标。欢迎大家和我一样投身我国气象事业。
李思霖:
做一个气象人,升官发财离我们有点遥远,声名显赫也有一定距离,大部分时候是服务、奉献的角色。当能够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时,内心的满足因肩膀上的责任而生。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无论将来的我们从事着何种职业,还是要记得气象人的初心,把气象专业应用到各个方面。每一个气象人在自己的岗位上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就是整个行业的光明未来。
谷星月:
生活总是充满意外和惊喜。我上中学那会儿,我的语文成绩就很棒,写的作文经常被拿到全班同学面前读。当时我就想,能当一个作家该多好啊!
我也喜欢给杂志社投稿,却从没中过,“壮志难酬”啊!没想到,我中学的梦想竟然在经历了两次报考志愿后迂回地实现了,作为一名气象记者,这依然是最好的安排!
我们等待你的加入,
气象因你而精彩!
推荐阅读
汛期
我们在行动!
全国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试运行!惠及台站业务转型发展
中国气象报社出品
本文作者:申敏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