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273毫米火箭炮远销多国的大口径远程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药物 http://pf.39.net/bdfyy/qsnbdf/160304/4780765.html


  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的报告称,年至年间中国常规武器出口激增88%,继续位于美、俄之后排名第三。

图示:“卫士”系列火箭炮由航天科技集团下属的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开发,是一种陆*使用的远程压制武器


  虽然,中国早已进入了国际武器市场,但是一直以来都是靠廉价的“低端武器”抢占市场。如今中国出口的武器早已今非昔比,且不说战机、战舰这些大型武器平台。就说火箭炮吧,以前中国出口的是“火箭炮中的AK”——63式毫米火箭炮。如今,中国出口的则是大口径远程火箭炮系统。提到中国的大口径远程火箭炮,几乎所有人脑海中马上就会想搞毫米这个口径。的确,不论是解放*现役的PHL03系列火箭炮,还是出口型WS系列火箭炮、AR系列火箭炮和A系火箭炮列口径都为毫米。中国的毫米大口径远程火箭炮,据说源于俄罗斯的“龙卷风”火箭炮系统。年代中期中苏关系缓和,让急需新一代大口径远程火箭炮的中国,有机会从苏联获得其最新研制服役的“龙卷风”火箭炮。到了苏联解体之后,中国先后从俄罗斯、乌克兰及白俄罗斯获得了“龙卷风”火箭炮的相关技术和资料。据台湾《尖端科技》杂志称,中国获得的资料包括了发射系统、弹道控制系统、火箭弹、多种战斗部等。中国在对这些资料消化、吸收之后,研制出中国的毫米大口径远程火箭炮——PHL03式多管火箭炮系统。并在此基础上,逐渐衍生出多种出口型大口径远程火箭炮系统。如今,中国的毫米大口径远程火箭炮系统不仅远销多个国家,甚至已经开始出口相关生产技术。

图示:中国出口亚美尼亚的WM-80型毫米大口径远程火箭炮


  在毫米大口径远程火箭炮系统已经成为中国出口火箭炮代名词的今天,似乎很多人都不知道,早在年代中期亚美尼亚就从中国引进了一款大口径远程火箭炮。只不过,亚美尼亚引进的是WM型火箭炮,口径是毫米。WM型火箭炮是中国研制的一款远程压制武器,主要用于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雷达基地、指挥中心、供应中心等战术纵深区域目标,于年开始研。研制该型火箭炮,除了争取“出口创汇”之外,还希望能通过“以外贸促研发”,提高中国研制大口径远程火箭炮的水平,争取将让这型以出口为目的的火箭炮成为解放*的制式装备。不过与以往武器中的火炮和炮弹同时研制,或者先有炮后有炮弹不同,这次研制是对新型毫米火箭弹的试射开始的。年11月和年5月,中国*工科研人员两次到国家靶场使用新型毫米火箭弹进行摸底射击试验。在进行了10枚火箭弹的射击后,发现该弹的最大射程可以达到80公里。在进行火箭弹摸底实验的同时,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新型火箭炮研制工作会上,详细规定了样炮的战术技术指标以及研制的进度要求等。WM型火箭炮采用8座发射管,呈两个田字形布局,最大射程80千米,底盘为20吨级“泰安”牌TA型8×8重型特种汽车。在确定了技术指标后,中国科研人员仅用2个月就完成了总体方案的论证工作,同年11月顺利完成了WM样炮的设计工作,并于年初开始进行样炮的生产。到年9月,WM的样炮就已经完成研制工作,并在东北某靶场进行首次弹炮结合发射试验。试验中,WM的样炮共发射火箭弹7枚,样炮状态良好,火箭弹飞行正。虽然,WM样炮初战告捷,但在年6月的试射中就出现了“边管弹道交叉现象”。为此,中国科研人员通过邀请各方专家进行分析和论证后,进行改进工作。一方面,增加火箭炮回转部分的自锁摩擦力,以有效抑制边管发射时燃气流冲击火箭炮所产生的扰动力矩,同时还采取了减小弹炮摩擦力矩等措施。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年9月WM火箭炮再次试射时,就已经消除了边管弹道交叉现象。除了对样炮本身进行射击测试之外,从年到年,先后对样炮进行了千米的行*试验,千米的高强度行驶试验。最终,在年10月中旬顺利通过技术鉴定,标志着WM型火箭炮研制工作的完成。这款最大射程80公里的火箭炮被命名为WM-80型火箭炮。此后,以WM-80型火箭炮为基础,又研制出射程达公里的WM-型火箭炮。不过,WM-80/型火箭炮在中国二代大口径远程火箭炮的竞标中失败,除了小规模采购了WM-80型号火箭炮之外,就转为外贸型号,成功的出口到了亚美尼亚和约旦等国。

图示:抗美援朝时期的国产6管火箭炮,是中国在年研制的毫米火箭炮


  也许会有人奇怪,为什么WM-80/火箭炮系统的研制是从试射火箭弹开始的?因为,在WM-80之前中国已经研制出一款毫米大口径远程火箭炮——83式火箭炮。83式火箭炮是在年达到了*方要求,年批准定型并被命名为83式毫米火箭炮的。但是这款火箭炮从研制到定型耗时25年,研制开始时间是年。当时,急需远程火力压制武器的中国,开始了自力更生研制大口径远程火箭炮的工作。当时提出研发H-型毫米、H-型毫米、H-型毫米、H-型毫米以及H-型千米战术火箭。为什么要自力更生?那是因为中国在从苏联引进的一系列了武器,唯独没有获得火箭炮的相关技术。所以,必须依靠自己的能力来研发自己的火箭炮体系。其中的H-就是后来著名的63式毫米火箭炮,H-就是63式火箭炮。而另外三款大口径远程火箭炮中的H-和H-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先后下马,只有H-被最终研发并装备了部队,这就是后来的83式毫米大口径远程火箭炮。选择毫米这个口径的关键原因并不是因为这种口径能增加射程或者增强精度,而是出于中国当时的工业基础和加工能力,在大口径无缝钢管中有毫米这种标准的外径尺寸规格。

图示:国产WM-型火箭炮发射瞬间,约旦陆*在年从中国进口的一个营


  作为中国第一型大口径远程火箭炮,83式火箭炮在年开始研制,并于同年研制成功了用越野载重车底盘的样炮,同时开始设计采用履带底盘的样炮。于是,在年炮兵正式下达大口径射程40千米火箭武器系统的设计任务,该炮最初决定采用了刚刚研制成功的60式中型履带牵引车作为底盘,在该底盘上方加装一具4管发射器(后又改为笼式发射器),战车自带火箭弹6枚。各种技术指标在年就已经下达,但是研制工作却处于时断时续的状态。虽然在年就制造出4台样炮,也交由部队进行试用。在试用过程中发现了该炮,射弹方向散布过大等问题,再加上随之而来的“风波”,毫米大口径远程火箭炮的研制工作也就停滞了。直到年,才再次重启了毫米大口径远程火箭炮的研制,不过为了保证射击精度,对射程的要求降低到了30千米。但是,此次重启再次因为炮弹技术方面的缺陷陷入停顿。到了年经过对火箭炮设计指标重新调整之后,毫米大口径远程火箭炮的研发才重新开始。年,有关部门在北京召开会议,专门研究陷入停顿的远程火箭炮的研制问题。经过会议讨论,中国大口径远程火箭炮射程为40千米,底盘改用60-1式中型履带式牵引车,载弹方式也由载弹6枚改为直接在发射管内装填4枚火箭弹,同时还提出对火箭弹的结构进行相应改进。在确定了设计指标之后,中国*工和科研人员很快就生产出了样炮。从年到年,经过四年的测试,样炮在各项测试中都取得了不错的结果之后,样炮正式移交给*队进行进一步测试工作。结果,年6月,炮兵在某试验中心对正样车进行了设计定型试验时,火箭炮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边管弹道交叉现象,也就是左边定向管发射的火箭弹出炮口后向右偏,右边定向管火箭弹出炮口后向左偏,造成了较大的方向散布。出现问题后,中国的科研人员通过分析之后,发现是因为“定向器导轨结构不对称,致使火箭弹在旋转发动机燃气流的作用下形成起始扰动,造成了较火射弹散布。”于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将开放式导轨定向器改为每个定向器刚用薄钢板全部封闭起来的箱式定向器结构,上、下定向器也改为对称结构等。经过改进之后,年8月在试验中心又进行了补充试验,战车发射火箭弹90余发,边管弹道交叉现象完全消除。通过验收的毫米大口径远程火箭炮,在年5月24日被正式命名为83式毫米火箭炮。只不过,该炮研制成功之时,就已经落后于整个世界大口径远程火箭炮,所以仅小量装备部队。不过,对于长期使用毫米口径、毫米口径,射程不过10多千米的中国*队来说,83式毫米大口径远程火箭炮的研制填补了远程打击兵器的空白,为实现陆*由近战向远战的跨越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图示:83式火箭炮是中国第一代大口径远程火箭炮,研制时间长达25年


  如今,中国的大口径远程火箭炮,早已名满天下。但是,谁也不能否认毫米大口径远程火箭炮作为承前继后的产品,让中国大口径远程火箭炮的研发能力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为如今推出的各型大口径远程火箭炮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