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内唯一没有树的县种不活一棵树,为什么会这样 [复制链接]

1#

绿树始摇芳,芳生非一叶。——萧衍《芳树》

森林是地球之肺、生命之源,郁郁葱葱的树木被看作是生态环境良好的象征。人类无法脱离自然环境而生存,随着自然环境的日渐恶劣,人类开始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环保作为新时代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屡次出现在国际重要会议上。从植树造林到低碳出行,人类在环保方面所做出的努力都是为了保护生存环境,阿里巴巴推出的蚂蚁森林项目,正好迎合了大众对环保的重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低碳行为积攒能量,积攒一定数量的能量之后,蚂蚁森林会替用户在沙漠地区种下一棵真树。阿里巴巴还会募集一些志愿者,去沙漠地区种树。

一般来说,在雨水充沛、自然环境良好的地方种一棵树是比较简单的,而过度干旱的地区却恰恰相反。没有去沙漠种过树的人永远也无法体会其中艰辛,树这种看似坚强的植物,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也只能放弃生的希望。国内有这样一个地方,虽然雨水充沛,但千年来种不活一棵树,被称为国内唯一没有树的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呢?这个种不出树的县就是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北部的那曲县,此县地广人稀,刚好位于三大山脉的交界处。那曲县草场茂密一望无际,土壤也比较肥沃,但这样一个自然条件良好的地方却长不出一棵树,实在是让人惊讶。

为了了解那曲县数千年来长不出一棵树的原因,我国专家对那曲县的土壤、气候、降雨、水源、污染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勘察。首先,人为影响是比较小的,因为种不出树的问题不仅存在于污染较重的现代,即便在没有一丝工业污染的古代,那曲县境内也没有树木能够存活。国内唯一没有树的县:千年来种不活一棵树,为什么会这样?专家分析发现,那曲县种不出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大原因就是土壤和气温问题,那曲县广袤的土地上大部分是厚厚的冻土层,热带和亚热带的植物无法在冻土层存活,它们的根茎承受不住如此低的土壤温度。而且冻土层又厚又硬,种植物的难度很大。能够适应低温的寒带植物种类少,倒是能够勉强在冻土层中存活,但无法适应那曲线充沛的降雨量。

即便在冻土层没有覆盖的地方,但由于那曲县的海拔很高,气温也很低。据气象局统计,西藏那曲县的全年平均气温低达零下2.1度,最冷的时候和我国东北部的哈尔滨一样温度可达零下三四十度。如此恶劣的温度环境下,树木在嫩芽时期很容易被冻坏,而且寒冷环境下树木的生长速度会变得非常缓慢,尤其是被雨水长时间浸泡,树木基本无法存活。

第二大原因就是过度丰沛的降雨量,一般情况下,丰沛的降雨量有利于树木生长,亚马逊流域的热带雨林之所以长得如此繁茂,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该流域充沛的降雨量。但是对全年有大约1/3的时间是大风天气,且日照时间只有约三个月的西藏那曲县来说,过度丰沛的雨水只会让树木走向灭亡。得不到太阳光照拂的树木,在雨水的滋润下根系会腐烂,别说存活,即便是树木的嫩芽都很可能会被过量的雨水泡坏。某些植物能够适应过低的气温甚至是冻土层,但又冷又湿的地方对于树木来说,是极其恶劣的生长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几乎只有不畏寒、不惧风、喜雨水的草能够自在生长,所以那曲县拥有广袤的草原。

不少人以为草长得很茂密的地方很适合植物的生长,其实不然,草的生命力比大多数植物都顽强。并且它们的适应能力很强,只要不是在严重缺水的干旱地区,草基本上都能生存。即便是公认为自然环境恶劣的沙漠,也偶尔能够看到野草的身影。但是树木不一样,参天大树的生命力是很旺盛的,但树苗和小树都需要悉心保护,这些脆弱的小东西对自然环境的要求比较高。我国专家也尝试过在那曲县人为创造一个供小树和树苗生长的环境,等到树的发育稳定,再将它移植到外面。即便如此,存活率还是极低,若缺乏人类的看护,那曲线的树会越来越少直至灭亡。

在那曲县,树木无法生长的第三大原因就是海拔高,空气稀薄,树木的生长过程中也需要吸收氧气,白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来释放氧气,晚上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时,生物也需要靠吸收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长。植物也是需要呼吸的,而西藏的那曲县不仅光照时间少,影响树木进行光合作用,而且空气稀薄,树无法获取自身生长所需要的氧气,同样难以成活。

结语

总的来说,西藏那曲县种不出一棵树的原因是各种自然环境影响的结果。虽然人类乱砍乱伐、排放废气、侵占自然界动植物生存空间的行为,给地球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担,不过那曲县千年种不出一棵树,并不是因为人为原因,反而可能会因为人类的努力和科技水平的发展,那曲县的自然环境最终能够被改善。若植物专家能够想出更好的办法来保护那曲线的树木,或者说能培养出更适合恶劣生态环境的植物,那曲县也能有见到树木欣欣向荣的一天。人类一直以来只顾向大自然索取,也是时候利用自己的科技和智慧来回报自然,改善自然环境,这也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考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