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担当作为好干部丨周建清把嘉黎当家里留 [复制链接]

1#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宋哲源

周建清援藏期间在嘉黎县基层走访。

“援藏,不是当过客,更不是镀金。”

日前,在新一批温州援藏干部出发前,刚完成援藏工作返温不久的周建清诚恳地叮嘱后继者们:“援藏,是要留下带不走的事业,实实在在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

如何留下带不走的事业?对于这个课题,周建清一直在求索。

3年前,作为省援藏指挥部副指挥长,周建清带队从海滨来到海拔米的藏北羌塘草原,支援那曲市嘉黎县。刚到当地,他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但还是坚持翻山越岭到基层走访。“论海拔,嘉黎和温州是‘一天一地’;论发展,却可以说是‘一地一天’。”周建清感慨。

嘉黎简陋的医疗卫生条件给周建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过去,嘉黎医保结算率很低,物资设备不足,医院不分科室、不做手术,甚至对很多常见病也束手无策。大部分患者只能千里迢迢赴县外就诊。周建清和同行的援藏医疗组商讨,决定利用温州对口支援优势,率先在嘉黎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带不走”的核心,是要把技术和人留住。嘉黎绝大多数医护人员只有初级职称,经验、技术、管理都相对落后。为此,周建清“软硬兼施”——一方面,3年累计投入多万元,从援藏后方运来先进医疗设备;另一方面,组织医院开展“师带徒”培养模式,想方设法从温州引入人才的同时,每年派当地医生赴温学习。医生索朗扎西在周建清的支持下,曾在温州医医院进修。回到县里,他开了当地第一家眼科门诊,并能独立完成白内障摘除手术。“在嘉黎,这是过去无法想象的。”他说。

年8月,周建清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率团到访,医院被列为温州医医院,进一步增强对口合作交流水平。同时,以“嘉有温行”为品牌,“肤生工程”“微笑联盟”“超女来了”等公益医疗活动也在当地展开。这些都源自周建清长期走访过程中注意到的“急难愁盼”。

如今,医院的门诊人次量、住院人次量均提高了60%,本地医保结算率达到74%。这份数据看似平常,却是嘉黎几乎从零开始的“飞跃性突破”,也增强了当地群众留在嘉黎、发展嘉黎的信心。

据援藏医生许智利回忆,周建清因高反一直休息不好,但无论谁有需要,他始终随叫随到、亲力亲为。他还多次带着病患前往温州求诊。对于他的付出,当地群众有目共睹,大家亲切地把周建清唤作“久堂欠部”(藏语,意为能人)。

3年来,周建清在这座雪域高原的小县城里还留下了很多“带不走”的东西。“产业、基建、教育都有了明显进步。”返温临行前,周建清还在马不停蹄地组织医院二甲评审的预验收工作。医院面貌焕然一新,是周建清心中嘉黎社会蝶变、群众生活改善的最好写照。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周建清说,自己当初带着这三句话走上高原,今后无论到哪,都会把这份精神坚持、发扬下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