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强军路上的 [复制链接]

1#

江淮大地,一片红色的热土,这里曾是新四*的主战场、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决胜地。*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爱民、民拥*的光荣传统深植于这里的土地和人民心中,一个个拥*群体享誉全国。寒暑轮替,草木荣枯,时光见证不朽。多万江苏儿女和广大驻地官兵始终坚守初心,这份用鲜血和生命培育的光荣传统,一棒接一棒地传递着,并不断被注入新的生命力。在建*95周年之际,记者多方寻访,记录江苏大地上*民鱼水情深的经典故事。

01

从烽火中走来,成为一面面旗帜

□记者唐悦金亦炜

*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人民*队的根脉,深扎在人民的深厚大地;人民战争的伟力,来源于人民的伟大力量。

——年8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建*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角斜“红旗民兵团”

民兵力量是人民战争的重要力量。在江苏南通保留着全国仅有的团建制的民兵队伍——角斜“红旗民兵团”,这是一支从抗日战争年代延续发展至今的民兵力量,在淮海战役中,就有多名角斜民兵参与其中。

烈日炎炎的夏日,海安角斜“红旗民兵团”的团旗依然高高飘扬在*海上。“守一方要塞、护一城平安,要有过硬的本领!”35岁的蒋峰是民兵团连长,记者采访他的前一天,他还坚守在*海北凌闸抗台风一线,24小时值班守卫堤坝。入夏以来,海上民兵分队进行了为期12天的训练,确保全体官兵熟练掌握海上综合支援保障基本技能。

“我爷爷解放前就是一名老民兵,我父亲也是。祖孙三代,民兵的枪始终牢牢扛在肩上!”作为角斜“红旗民兵团”第三代民兵,退役*人蒋峰深情地说,“这身迷彩绿,永远是挚爱!”

“角斜‘红旗民兵团’从抗战烽火中走来,在海防、国防和地方建设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全国民兵组织建设的一面旗帜。”海安市角斜镇人武部部长、红旗民兵团参谋长张增强自豪地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时代的角斜民兵将继续发扬和传承红色精神,以应急应战为牵引,抓实民兵*治教育和*事训练,提升民兵遂行任务能力、服务社会能力,勇当练兵备战预备队、经济建设排头兵、应急维稳生力*、文明新风践行者!”

柳堡“二妹子”民兵班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想把那*来参……”一曲《九九艳阳天》唱响大江南北,歌曲来自电影《柳堡的故事》,曾是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年,伴随电影的热播和歌曲的传唱,柳堡“二妹子”民兵班应运而生。平时是民、战时为兵,年,该民兵班扩编建连,来自全县各行各业的68名女战士加入。

“我是柳堡人,从小就知道有个‘二妹子’民兵班,现在我也加入了这个光荣的集体。”今年27岁的陈敏,本职工作是柳堡镇行*审批局报账员,目前在民兵连担任通信员兼驾驶员。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时,陈敏主动报名当志愿者,“疫情不退,我们不退,新时代女民兵都是好样的。”

今年初,柳堡“二妹子”民兵连建立征兵志愿服务队,利用春节假期协助镇人武部对全镇适龄青年进行摸排,登门鼓励优秀青年参*报国,为新兵送去“二妹子”民兵连战士的温情和厚爱。

沙家浜“阿庆嫂”

乐于助人、沉着机智、胆大心细……家喻户晓的阿庆嫂,是京剧《沙家浜》中的女主角,也是当年沙家浜千千万万抗战女性的化身。如今,在常熟沙家浜风景区,还活跃着一支以“阿庆嫂”命名的女子民兵连。

民兵杭舟是连云港灌南人,大学毕业后,她来到沙家浜景区担任讲解员,并加入“阿庆嫂”女子民兵连。“民兵连的训练,深化了新时代的*性教育,我和战友把革命传统教育和红色讲解结合起来,对讲解工作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了提升优化。”杭舟说,在疫情防控卡口执勤、帮助蟹农抢农时、帮扶困难群众中,都能见到民兵连战士的身影。

“女民兵队伍就是一支流动的宣传队,给沙家浜南来北往的游客提供更丰富的精神启示!”“阿庆嫂”女子民兵连指导员吴琼说。

02

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

□记者徐冠英金亦炜

淮海战役深刻启示我们,决定战争胜负的未必一定是武器和兵力,*队的战略战术运用、将士们的信心和勇气、人民的支持和帮助,往往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州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时讲话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

——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时讲话

淮海战役:华东、中原、华北万民工支前

解放区妇女赶做*鞋的照片、华东支前委员会*治部编印的《支前手册》、启东民工倪胜元的粮草票……7月以来,在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如何动员群众——淮海战役人民支前动员专题展”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看。“淮海战役中,华东、中原、华北解放区亿万人民群众齐心协力支援前线,万民工奋战在千里运输线上运粮、运弹、抬伤员,彰显了人民战争的伟大力量。”淮海战役纪念馆编研陈列处处长张成君告诉记者,“我们精心选择淮海战役时期开展动员工作的70余件文献、照片,并把革命故事等文字材料加以视觉化呈现,专题展示当时人民支前动员的形势和*策基础,以及*组织和*员干部深入调研、细致分析、广泛宣传的工作方法。”

淮海战役,年11月6日打响,年1月10日结束。历时66天的浴血奋战,60万人民解放*击败有着优势装备的80万国民**,加速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也展现了人民支前的磅礴伟力!年以来,淮海战役纪念馆系统开展淮海战役亲历者抢救性采访和口述历史整理研究,至今已采访位亲历者。纪念馆工作人员魏天梅总会问亲历者:“您认为淮海战役取胜有哪些方面的因素?”“前辈们的答案不尽相同,但有个共同点——他们都会说,人民*队能够取得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援。他们讲到自己受伤不会掉眼泪,但提到人民群众给的一块地瓜、一碗糊糊,人民群众把留作种子的粮食无偿交到部队的时候,往往都老泪纵横。这样的一幕幕,深深地打动了我。”

渡江战役:多万民工支前

年4月20日,人民解放*发起渡江战役,4月23日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在大陆的反动统治崩溃。此后,解放*乘胜进*,6月2日渡江战役胜利结束。解放*指战员多是北方人,不习水性、不善水战,支前船工摇桨起帆,护送百万雄师过大江。据统计,渡江战役中前后方动用民力多万人,他们坚持“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信念,“最后一把米,送去当*粮;最后一块布,送去做*装;最后一个儿,送*过大江”,为渡江战役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年4月21日《新华日报》上,有这样一幅照片——载满解放*战士的小船横渡长江,扎着大辫子的姑娘奋力摇橹。大辫子姑娘叫颜红英,今年已93岁,在苏州吴江农村生活。颜红英的儿子董红兵告诉记者,妈妈年事已高,言语和行动都不太方便,但只要有人跟她提及当年送解放*渡江的经历,老人仍十分激动。

镇江扬中的渡江文化园内,矗立着“大辫子姑娘”送亲人过大江的雕塑。在扬中,公益组织长江拥*服务社,志愿者5年来从20人增加到97人,组织拥*活动多场。长江拥*服务社负责人张康伟说:“船工送解放*渡江打胜仗的故事,我们从小听过不少,扬中人对部队感情很深。”大学生志愿者张馨丹说:“参加拥*公益活动后,我深刻体会到,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先辈用血肉之躯筑起的。我们年轻一代应当传承先辈们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

03

一座拥*之城的薪火传承

□记者唐悦

要继承和弘扬我们*和人民*队的光荣传统和历史经验,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

——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州视察时讲话

一部新创作的音乐剧《淮海儿女》深受徐州观众喜爱。演出中,一辆辆独轮车、一个个担架队、一担担拥*粮、一双双拥*鞋和一张张充满激情的脸庞,再现了淮海儿女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感人场景。近两年,徐州在红色资源中挖掘出一系列有思想、有温度的经典作品,《母亲》《以青春之名义》《等待》等红色剧目在当地*民心中厚植爱*爱国情怀。

徐州*民历来有着拥*优属、拥*爱民的光荣传统。年,徐州被江苏省*府、省*区授予“双拥城”的光荣称号,成为全国第一座省级“双拥城”。年,徐州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铸就了双拥文化发源地的城市名片。

走进徐州,多个村庄和社区设立的双拥荣誉墙和拥*广场总是那么醒目,人们能时刻感知这座城市的*民鱼水深情。当地有一所奎山中心小学,组建了一支“淮塔小卫士”队伍,35年来守塔活动从未间断。平常日子里、重要节日里,瞻仰烈士纪念设施、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的群众和团体总是络绎不绝。每年的9月还是徐州“国防教育月”,从驻徐部队、地方*府到社会大众,*爱民、民拥*的热情不断被点燃。

每年清明节和中国烈士纪念日前,当地都要集中将淮海战役烈士的英名增补刻进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碑廊内的烈士英名录,今年清明节补录24位,是补录以来最多的一次,目前已有位英雄“归队”,永垂不朽。

徐州市退役*人事务局局长赵忠德介绍,在当地,地方和部队都有一份互提需求、互办实事的“清单”,用来解决*地重点难点问题。为服务部队遂行*事行动,全力支持驻徐部队练兵备战、改革强*,徐州累计投入67.78亿元。如今,驻徐部队有了电气化中央厨房,能供应人用餐,五菜一汤只需要4小时就能保障完毕。“送学上舰”、为新兵家长免费体检等特色服务让这座双拥之城更加熠熠生辉。

从徐州还走出很多享誉全国的拥*模范,今年94岁高龄的庄印芳老人坚持拥*50多年,从16岁的花季年华到枫红菊*的人生暮年,从硝烟弥漫的淮海战场到大江南北的绿色*营,她满腔真情,变卖过嫁妆,给立功战士颁奖;她走进一座座*营激励官兵建功立业,成为我*10个英雄连队的名誉指导员。

拥*优属,是邳州拥*模范家庭曹迎*、倪振娥一家的“传家宝”,如今,女儿曹恒接过“接力棒”。爬高山登海岛、上高原走边防,曹恒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多座*营,用实际行动践行对*营和*人的爱。去年,曹恒当选“全国最美拥*人物”。作为新时代的拥*人,曹恒一直在探索创新模式,她和哥哥以父母的名义开设“夫妻拥*网”,开创“互联网+拥*”新模式。

红色血脉,是城市的精神脊梁。全国双拥模范城,江苏已有18个。驻*和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带来“热传递”效应,更加激发全社会爱*爱国爱*的热情。

04

让开山岛上五星红旗

永远高高飘扬

□记者金亦炜唐悦

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我们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年,习近平总书记对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

“八一”建*节前夕,连云港市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名誉所长王仕花向连云港市档案馆捐献了一批珍贵物品——一面国旗、一盏煤油灯、一台收音机、自己和丈夫王继才在守岛时所穿的衣物各一套。

时间回到年,这一年,连云港开山岛上驻扎的一个边防连撤离,当地人武部开始派民兵守岛。年7月14日,26岁的王继才被送到岛上。嶙峋乱石间,长着野草,步行绕岛一圈只需20分钟,这就是开山岛的模样。两个多月后,王仕花上岛看丈夫。“岛上很荒凉,我的心情也很荒凉,看到他时,我不敢相信这个又黑又瘦、胡子拉碴的男人就是王继才。”王仕花说,回家后,她满脑子都是丈夫的样子,舍不得他,一狠心便辞去小学教师的工作,陪丈夫守岛。

在王仕花看来,煤油灯、收音机这两件物品凝结着那段艰苦岁月的点点滴滴。“刚上岛时,没有电,照明只能用煤油灯,后来上岸也买不到煤油了,我们就买蜡烛代替,直到年6月岛上才开始通电。收音机则是我们了解国家大事和外界信息的唯一方式。”王仕花还告诉记者,岛上很长时间都没有淡水,收集淡水都靠雨水流进水窖。“水窖里的水,闷的时间长了,喝下去容易拉肚子,后来我们想办法弄来几条泥鳅,养在里面,净化水质。”

年7月27日,王继才在执勤时突发疾病去世,年仅58岁。王仕花强忍悲痛,写了一份申请书给县人武部:“老王虽然走了,岛不能没人守,他没走完的路,我要继续走下去……”

如今,开山岛上正常保持3名民兵值守,且每半个月轮换一次。王仕花感慨地说,和过去相比,现在岛上的生活“面貌一新”——有了海水净化设施,净化后的淡水可以直接喝;屋顶上装了光伏板,用电不成问题;房间里有网络有电视,接收信息速度和岸上一样;岛上还配备了全电厨房,再也不用担心煤球用完吃生米……

“开山岛是我真正的家,每次来到岛上,看到五星红旗高高飘扬,这里的一草一木那么惹人喜爱,我总是感觉老王还在。”在王仕花眼里,小岛是国门,也永远是家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