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权威白癜风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1/本报记者桂小笋
3月15日早间,卫士通发布公告称,收到董事、副董事长杨新出具的《关于本人亲属短线交易的情况说明》,获悉其子杨泰林于1月4日至3月10日期间买卖公司股票,根据相关规定,上述交易构成了短线交易。
卫士通称,根据买卖成交价格情况,杨泰林在本次短线交易中未获得收益,故不存在将收益交至公司的情况,此次短线交易系杨泰林根据二级市场的判断做出的自主投资行为,杨新并不知晓该交易情况,交易前后杨新亦未告知杨泰林关于公司经营情况等相关信息。本次交易行为为杨泰林个人操作,不存在利用内幕信息交易公司股票的情况。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卫士通并不是今年首家自述重要股东(董监高、实际控制人、持股5%以上的股东,以下合称重要股东)出现短线交易的公司,今年以来(即1月1日至3月15日早间,下同)已有53家公司发布相关公告。
多数公司称纯属“误操作”
查阅上述53家公司的公告可知,对于重要股东出现短线交易的行为,公告的解释都用了“误操作”为理由,并对投资者表达了歉意。从行为主体来看,大多数短线交易是由重要股东的亲属操作,且短线交易涉及的股票数量并不多。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短线交易是指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在短期内出现买进并卖出所持股份的状态。由于这类股东具有信息优势,对上市公司的情况比中小投资者更为了解,出现短线交易无论是否获利,伤害的都是投资者对企业信息披露公信力的信任度。
“时下正值两市的定期财报披露期,短线交易的出现,还会让投资者质疑公司是否有内幕交易。至于公司常说的因‘误操作’而出现短线交易的行为,这样的理由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部分公司重要股东对规则的漠视和疏忽,这都是不可取的。”此外,王智斌还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道,如果短线交易频繁出现,则要